资源简介 1.1 正数和负数【课标要求及解析】:要求: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解析:能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3.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核心素养: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乐于接受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负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产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物,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等问题,例如课本第1页提到的三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7%,-4.5,-1.2,在具体情境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减少2.7%,支出4.5元,亏欠1.2元二、探究新知:模块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探 究 1 目标1:正、 负数的正确认 识 教的活动(教师指导) 学的活动(学习发生)典例1 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 哪些是负数 -2,3.1,+,0,-3.14,220,-1.4 14,-中,正数是 ;负数是 . [解析] 根据正、负数的定义 易知正数有3.1,+,220;负数 有-2,-3.14,-1.414,-. 思考区分正数和负数要严格 按照正、负数的概念,注意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探 究 2 目标2: “0”的意义的正确理解 教的活动(教师指导) 学的活动(学习发生)典例2 下列对“0”的说法正 确的个数是 ( ) 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 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 0℃; ④0是正数; ⑤0是自然数. A.3 B.4 C.5 D.0 [解析] 0除了表示“无”的 意义,还表示其他的意义,所以 ②不正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所以④不正确;其他的都 正确. [答案] A 学生理解 “0”的意义不要单 纯地认为表示“没有”的含义, 其实“0”表示的意义非常广 泛,比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就是0 ℃,0是正、负数的分 界点等.探 究 3 目标3:具有 相反意义的量 的的正确理解 教的活动(教师指导) 学的活动(学习发生)典例3 (1)一个月内,小明体 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 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 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 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析] (1)这个月小明体重 增长2 kg,小华体重增长-1 kg, 小强体重增长0 kg. (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 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 -6.4%, 德国 1.3%, 法国 -2.4%, 英国 -3.5%, 意大利 0.2%, 中国 7.5%. 学生通过理解,用正、负数表 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 准,比基准量多的记为“+”, 少的记为“-”.另外,通常把 “零上、上升、前进、收入、 运进、增产”等规定为正,与它们意义相反的量表示为负.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的“练习”。【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困惑的地方吗?【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1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