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的第2课,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身边的算法》,同学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算法,,知道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后。本节课在此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常见方式,学习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滨江区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身边的算法,了解了算法的基本概念,但是对于算法的描述是陌生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描述算法的常用方式,能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
2.掌握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重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
四、方法策略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五、教学流程
(一)生活案例,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案例展示,初步感知 要交换分别放有可乐和雪碧的两个杯子里的液体,有哪些交换方法?哪些方法需要的步骤较少? 2. 交流讨论,初步建构 活动一: 和小伙伴说一说你有哪些交换方式?哪些方法需要的步骤较少? 从生活中的算法入手,从抽象到具体,初步建构“算法”这一新认知。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案例迁移,学习新知 算法的常见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 自然语言: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语言来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例如: 首先,输入火车票购票者的年龄。 然后,根据不同年龄给出不同的票价,如果是不满6周岁的儿童则免票,如果年满6周岁但不满14周岁,则享受优惠票,如果在14周岁及以上则全价票。 最后,输出需要购买的票型。 流程图: 伪代码: 从用图示描述过渡到流程图描述,从已知到新知,引入之前学过的案例。 自然语言和流程图的优缺点对比,学会灵活使用。
(三)案例在探,拓展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回顾案例,探究创作 活动二:用规范的自然语言再次描述,同时尝试不用解决方法。 想一想: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应该注意什么? 难度分层,拓展延伸 活动三:如何实现三人身高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 依据学情分层教学,选择恰当的方式描述算法,突破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