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的变化;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科学思维: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责任态度:关注防治癌症,引导并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责任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的生长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图片和构建模型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先从宏观层面,利用动图去认识细胞分裂,理解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差别,但都是一个分裂成两个。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完成贴图、动图和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和意义,从而突破重难点。最后联系生活,指导学生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渗透核心素养的态度责任。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本p56页“想一想,议一议”: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逃跑。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壁虎尾巴断掉后还会重新长出来吗?同时展示植物由种子长出完整植株和受精卵发育为一个人体的图片,提出问题: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细胞的生长1.播放细胞生长的动图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构建概念。细胞的生长:就是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2.设置疑问:细胞能无限长大吗?构建模型,辅助理解。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完成表格。归纳总结:细胞是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的,将正方体类比细胞膜可知,细胞膜面积增长速度比不上体积的生长速度,所吸收的营养不足。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学习目标二、细胞的分裂1.展示细胞正在进行分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细胞是如何从一个变成这么多个的呢?概念: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结果:细胞数目增多。2.以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细胞如何从一个分裂为两个。展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图片,并组织学生总结出分裂步骤。3.以动物细胞为例来了解细胞如何从一个分裂为两个。展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动图、图片,并组织同学总结出分裂步骤。总结归纳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相同之处:都是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在分裂不同之处:植物细胞是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间凹陷,缢裂成两个新细胞。学习目标三、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设疑导入: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变化最明显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预习。1.展示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图和染色体的形态图,引导观察,构建染色体概念及组成。概念: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遗传物质指的是DNA 。2.结合教材P58页习题2,让学生尝试用恰当图表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3.展示染色体变化过程动图和图片,提问染色体在分裂时是如何变化的呢?组织同学小组讨论出过程,结果和意义。学习目标四、“脱缰之马”— 癌细胞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展示癌细胞的相关图片以及癌细胞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自由阅读p58“脱缰的野马——癌细胞”,了解癌细胞的特点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分裂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细胞分裂的分裂过程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点,还学习了一个新的概念——染色体以及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然后探究了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最后联系实际,让同学们了解了癌细胞的产生与预防。【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材P57页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