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并熟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教学重难点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难点:单位圆及各象限三角函数值的符号.3.教学基本流程4.教学情境设计问 题 问题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1)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锐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概念是什么? 从学习过的内容出发,启发学生思考,为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做铺垫.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相关概念. 生:回顾并思考,巩固所学知识.(2)由锐角推广到任意角,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概念又该如何规定? 为引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做铺垫,培养数学思维. 师:建立直角坐标系并任意取一个角的终边上的一点,引导学生探究三个比值. 生:相互讨论,尝试探索出各比值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3)给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定义.(4)当角的终边在y轴上时,是否有意义?终边在y轴上的角如何用集合进行表示? 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况加以注意与思考,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 生: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加深对定义的理解.(5)已知角的终边上的一点,你能否求出它的正弦、余弦及正切? 使学生加深对正弦、余弦及正切的掌握与运用. 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 例1 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P(-4,-3),分别求,,. 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得出结果.(6)对于各个象限的角,它们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正负号有什么规律? 使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符号规律,突破难点. 师:介绍单位圆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单位圆探究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在不同象限时的符号规律.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给出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正负号归纳表.任意给定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或正切,你能否判断其符号? 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判断与运用. 师:展示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总结出的规律对符号进行判断,并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反馈与评价. 生:独立思考.由锐角推广到任意角,是否也能定义三角函数? 由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进一步抽象出三角函数,突出重点. 师:通过回顾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在认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基础上抽象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回顾与思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与运用. 师:展示教材中的内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熟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独立完成例2的计算. 例2 求值: 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计算出结果.(11)小结: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符号有何规律?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新知,加深学生记忆. 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 生:思考,整理,表述概括的结果.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符号的判断方法,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是否理解.(12)课后作业 解决下列问题:P14 练习 A组 第1,3题;B组第1,4题.5.几点说明(1)本节课开始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引入新课.(2)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由锐角推广到任意角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注意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3)本节课引入的单位圆是符号判断的基础,教师应注意对单位圆进行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4)鉴于本节计算较多,需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运算,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与运用.(5)教学中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安排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与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