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用已知物体质量推算与估计未知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开放的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度量单位的学习方法,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克、100克、1000克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用“掂、比”等方法推算与估计未知物体质量。
教学过程
一、相遇“克与千克”
观看视频,引出生活中的5克、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
出示视频播放
师:为了毅行,同学们去超市备好了很多零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观看视频
师:在超市,我们遇见了许多的物品,有的轻有的重,物体的轻重就是物体的质量。质量单位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生:克、千克
师: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g和kg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二、相知“克”
1.掂生活中的物品
师:瞧!老师把这些物品带来了,想不想感受一下它们的重量。快速从1号锦囊里找出这些物品掂一掂,什么感觉?
生:很轻很轻
生: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师:是的,我们的肢体无法精准的感知物体有多重,要想知道物体的轻与重需要借助秤来称,生活中的这些秤你见过吗?
2.了解生活中的秤
课件出示
师:台秤、体重秤、天平秤、电子秤,你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3.挑战任务一:找1克
(1)视频播放电子秤的使用
师:如何使用秤呢?今天我要着重介绍电子秤。
师:小眼睛,盯紧喽!这是一枚2分硬币,现在老师要称这枚硬币喽。
师:怎么读呢?
生:1.0克
师:是的,1.0克就是1克,赶紧拿起2分硬币掂一掂,什么感觉?
生:根本感觉不到重量
生:太轻了
师:是呀!能不能从袋子里找到和它差不多重的物体,有什么办法?
生:秤
师:不错,又快又准。是个好办法。
(2)寻找1克
师:赶紧找一找,并把找到的贴到黑板上。
生:找1克,贴1克
师:已经找好的小组可以坐下来,整理材料。
师: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找到了餐巾纸,找得真准;还找到了3枚回形针;哎!找黄豆的时候好像数量不一样哦,有的5颗,有的6颗,还有的……,这是怎么回事?
生:有大有小,所以数量不一样
师:看,有大有小,黄豆大数量就少,黄豆小数量就多,如果老师把黄豆换成小米粒,还会是这些数量吗?
生:不会,数量会变多
师:真会思考!现在请你们任选1样1克物品,掂一掂,什么感受?
(3)感受物体都是由1克累加起来的
师:真会分享,很轻很轻,轻的有时候连秤都称不出来。小朋友么,这些物体有1克吗?
生:有,5克里有5个1克
师:10克和100克呢?
生:10个、100个
师:是的,这些物体都是由1克累加起来的。
4.挑战任务二:凑100克
(1)小组合作凑100克
师:我们找到了那么多1克,现在小组合作凑100克(凑100克)。看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凑一凑:少用秤甚至不用秤,用框里的物品凑成100克。
记一记:将数量记录下来
掂一掂:将凑好的100克的物品掂一掂,和组员分享一下感受
(2)展示学生作品
第一层:呈现物品+方案 师:还能用什么方式记录?(1组)
第二层:方案+算式
(3)分享感受
师:刚才都掂过100克了,有什么感受?我来采访两位同学
师:你真会分享
5.生活中的100g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约是100克?
师:是的,100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看
课件展示
三、相识“千克”
1.收集1000克
师: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出示袋子,现在老师想收集1000克的物品,老师没有,你们有吗?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
师:好办法!老师要收集喽,准备好了吗?
师:1个100g;来,2个100g;3个100g;400g,……,800g,还差多少?
生:200
师:2个100,好,齐了。袋子里现在有
生:10个100克
师:10个100克是1000克,1000克就等于1千克
2.感受1千克
师:1千克多重呢?击鼓传花快速地感受一下,轮到你的时候站起来掂一掂。
3.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师:什么感觉?是的,1千克比克重多了。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四、巩固练习
师:相信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一定有了丰富的经验,那你们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受挑战呢?
1.选择合适的单位,克用手势“1”表示,千克用手势“2”表示
2.你会认台秤上的刻度吗?
3.挑战升级,根据圈出物体的质量
师:一个亚运公仔减碳1500克,1500克是多少呢?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超市相遇了“克与千克”,通过掂、秤、比相知了“克“,通过凑和生活中找相识了“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