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3、掌握传染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预防措施。4、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二、重点、难点: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有句话叫健康快乐,有健康才会有快乐,但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下面可以思考一下,从小到大我们都得过哪些病呢?这些病会不会传染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以及怎样去预防传染病。这节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染病的概念,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第三部分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第四部分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的概念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传染病呢?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蛔虫病等都属于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有句广告词叫“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说明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具有传染性。其次,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传染病和穿服装一样,一个人穿黄色的,最后越来越多的人穿黄色的服装,那么黄色就成了“流行”色,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二).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老师: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水痘,灰指甲,肺结核等。非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例如近视眼,冠心病等。(三).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包括哪些呢?首先第一个1、传染源:指身上带有传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动物,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3、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4、传染病的预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怎样去预防传染病呢?可以从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去入手;首先,管理传染源:传染源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传染源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制传播流行的重要措施。其次,切断传播路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包括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和消灭传播媒介(杀虫措施)。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最后,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性注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包括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四).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季节更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时间,由于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气候干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同时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1.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冠状病毒,从动物传染人变成了人传人。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怎样去预防呢?接种新冠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个时间段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按时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要正确佩戴医用口罩,生活中讲究呼吸道卫生,如若出现呼吸道感染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2.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怎样去预防呢?第一,可以去接种水痘疫苗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少聚集,第三,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五)、课堂小结概括总结:传染病预防的几个措施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课外活动安排: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要预防传染病,我们还有哪些陋习要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