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5=?》(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乘法
·第5课时 0×5=?·
教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乘法意义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但是0在乘法中是一个特殊的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将数字错位对齐的方法和算理对学生的理解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目标
1.知道 0 乘任何数都得 0。
2.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末尾或中间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0 乘任何数都得 0 。
【教学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或中间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 【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师:下面老师来做一组快问快答游戏,看谁能够算的又快又准。
1.口算下面各题。
8+0= 6-0=
0+36= 25-0=
121+0= 456-0=
老师问,学生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算式,从这组数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都和0相加或相减。
生2:0与任何数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师:很好,如果算式是和0相关的乘法,会有什么特征呢?(板书课题:0×5=?)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提出新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精神,为新课的开展打下基础。
【答案】1.8;6 36;25 121;456
第二板块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1.0乘任何数都得0。
问题导入:0×5=?
师:想一想,算一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0×5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生汇报,教师汇总探究 0×5 的结果。
方法一:根据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计算
生:表示 5 个 0 相加。可以写成0+0+0+0+0=0。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方法二:根据乘法算式的数学模型推导
师:我们来做个口算游戏,5 个 3 是几?
生:15。
师:写成3×5=15
老师问,学生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 个 3 是15 3×5=15
5 个 2 是10 2×5=10
5 个 1 是5 1×5=5
5 个 0 是0 0×5=0
所以,0×5=0。
师:请同学们再来算算下面几道题。
2.算一算, 你发现了什么?
0×50= 0×0=
0+126= 99999×0=
0+0= 78+0=
师:同学们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计算,汇报答案,教师出示答案:0;126;0 0;0;78。
生:我发现0 乘任何数都得 0,0 加任何数仍得这个数。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0 乘任何数都得 0。
3.乘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是一组与 0 有关的算式,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
240×2= 130×5= 203×3= 208×7=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前两道算式末尾都有0,后两道算式中间有0。
师:独立尝试计算出结果,并与同伴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探究,汇报成果,教师汇总。
(1)探究 240×2 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师: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相同位数对齐,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要先算多少呢?
指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意思。
生:0 乘 2 得 0,在积的个位上写 0。2 乘百位上的 2 得 4 个百,在积的百位上写 4。2 乘十位上的 4 得 8 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 8。
方法二:
师:因为0乘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将2与240的十位对齐。这时候240中的24代表几个十?
生:24个十。
师:此时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 24×2=48。
师:此时算的48代表几个十?
生:48个十。
师:注意此时再把 240 末尾的 0 落下来。得到480。
(2)探究 130×5 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指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意思。
方法一:
生:用 5 依次去乘 130 每一位上的数。
方法二:
生:我把5与130的十位对齐,把 130 乘 5 看成 13 个十乘 2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乘数末尾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 0。
师:最后结果是几?
生:450。
(3)探究 203×3 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指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意思。
生:个位3×3=9,在积的个位上写9。接着0×3=0,在积的十位上写0。2×3=6,所以在积的百位上写6。
师:同学们注意,如果个位没有进位时,积的十位要用 0 占位。所以最后结果是几?
生:609。
(4)探究 208×7 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再来说说该怎么计算208×7呢?
生:8×7= 56,在积的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0×7=:0,加上进上来的5,即0+5=5,在积的十位上写5。2×7=14,在积的百位上写4,进位 1 写在积的千位上。
师: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还要注意,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0 必须参与运算,有进位,必须加上进位数。所以最后结果是几?
生:1456。
4.小结。
(1) 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①用这个乘数 0 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
②看这个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2)在计算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 0 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这一位上写 0 占位;如果有进位,必须加上进位数。
4.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学生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结论,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三板块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教材 P61)
640×2= 302×5= 105×3=
604×2= 320×5= 150×3=
2.在○里填上“>”“<”或“=”。
195×6 ○ 1000 302×4 ○ 1100
401×6 ○ 2400 180×5 ○ 980
702×3 ○ 360×6 202×5 ○ 250×2
3. 小狗送信。(教材 P61)
(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至少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至少需要走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综合运用末尾或中间有0 的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答案】1.(竖式略) 1280;1510;315
1280;1600;450
2.(横着看)>;> >;< <;>
(2)165千米 (3)655千米
3.(1)150×2=300(米) (2)180×2=360(米);360+150=510(米)
第四板块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1.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哪个式子的结果大吗?(在结果大的式子后面画“√”)
(1)1+2+3+4+5+6+7+8+9+0 ( )
(2)1×2×3×4×5×6×7×8×9×0 ( )
2.填一填。
(1)0 乘任何数都得( )。
(2)计算 120×5 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 0。
(3)7 个 50 是( );101 的 6 倍是( )。
3. 连一连。
103×4 390
130×3 312
350×2 412
104×3 700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掌握新知。
【答案】1.(1)√
2.(1)0 (2)12×5 ;1(3)350;606
3.
第五板块 【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1.下面是一家文具店的进货单,请你算出每种商品的总价。
商品 单价 数量 总价
8 元 105 支
5 元 280 个
6 元 403 本
2.对的打“√”,错的打“ ×”,并将错的改正。
3.三年级同学在科普活动日收集标本情况如下表。(教材 P61)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三(4)班 合计
昆虫标本/个 105 105 105 95
植物标本/个 67 67 67 280
(1)三(1)班收集了多少个植物标本?
(2)三年级共收集了多少个昆虫标本?
设计意图:旨在落实基础,巩固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反馈情况改进今后的教学。
【答案】1.840元 1400元 2418元
2.(1)× (2)×
3.(1)280-67×3=79(个)
(2)105×3+95=410(个)
(3)456千米
第六板块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1. 购物。
(1)李师傅用 1000 元买两套桌椅,钱够吗?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 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04×4= 509×6=
908×5= 301×9=
605×8= 101×2=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08×□=2448 407×□=1221
1005×□=8040 2□□3×□=8012
设计意图:综合性练习,拓展学生学会利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答案】1. (1)896 元<1000 元,钱够(2)109×2=218(元)
2.816 3054 4540 2709 4840 202
3.6 3 8 00;4
第七板块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