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模块二 Flash动画制作 §2.5 制作运动动画 ——路径动画的制作 第十三周 总第 1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引导层、链接层的概念;
2. 熟悉引导层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价值观 1. 通过实践操作和评价作品,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的探究精神。
教 学 重 点 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教 学 难 点 运用引导图层,解决径向运动问题。
教 学 模 式 学校“十二字教学模式” 教具 多媒体教室科教2000演示系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活动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有序排队。 2.检查脚套及学生用书。 3.清点学生人数。 4.检查设备及其运行情况。 复习: 1、遮罩动画的相关概念; 2、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导入新课: 有很多运动是弧线或不规则的,如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鱼儿在大海里遨游等,在Flash中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呢? 这就是“引导路径动画”。 将一个或多个层链接到一个运动引导层,使一个或多个对象沿同一条路径运动的动画形式被称为“引导路径动画”。这种动画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元件完成曲线或不规则运动。 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Flash动画并思考回答
教学内容及活动 教学方法
新课讲授: 路径动画的制作 一、“引导图层”含义: 1.教师结合播放的《小球的运动》动画,向学生分析讲解路径动画的原理。 2.相关知识点归纳: (1)创建引导层和被引导层 一个最基本“引导路径动画”由二个图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引导层”,下面一层是“被引导层”。 在普通图层上点击时间轴面板的“添加引导层”按钮 ,该层的上面就会添加一个引导层 ,同时该普通层缩进成为“被引导层”。 (2)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 引导层是用来指示元件运行路径的,所以“引导层”中的内容可以是用钢笔、铅笔、线条、椭圆工具、矩形工具或画笔工具等绘制出的线段。 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是跟着引导线走的,可以使用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等,但不能应用形状。 (3)向被引导层中添加元件 “引导动画”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使一个运动动画“附着”在“引导线”上。所以操作时特别得注意“引导线”的两端,被引导的对象起始、终点的2个“中心点”一定要对准“引导线”的2个端头。 注意区别: 粘贴到中心位置和粘贴到当前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路径动画的原理,为接下来的动画制作做好准备。 二、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 任务:制作弹跳的篮球 任务完成方法: 1.教师结合《小球的运动》路径动画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路径动画的制作过程。 2. 学生自主探索并尝试完成P53页“做中学”路径动画的制作方法。 自主探索: 完成P53页“自主探索” 新建一个文件,在图层1上按以下图示制作篮球。 自主探索: 完成P53页做中学。
教学内容及活动 教学方法
3.学生练习操作,完成制作。 4. .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激发创作欲望。 拓展与提高: 完成“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动画。 设计意图:任务拓展的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举一反三,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分层设置练习,让每位同学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 通过分析《小球的运动》引导动画,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鼓励学生参考制作步骤先试一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对动画的欣赏水平,落实了三位目标中的情感价值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引导层”、“被引导层”的概念,使理论知识与制作过程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 作业布置: P54实践与提高 2 板书设计§2.5制作运动动画 ——路径动画的制作 一、引导图层的含义 1.引导层 2.被引导层 二、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 1.图形转换为元件 2.添加引导线 3.中心点位置与引导线两端吸咐 4.添加“运动”动画
巩固与拓展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 巩固与提高
教学内容及活动 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