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2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2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节 植物细胞
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 班 7- 班 班 班 班 班 班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1课时
首课五分钟:
五个认同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认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科学理念 科学思维: 2.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实践: 3.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并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态度责任: 4.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植物细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
学生学习方式 预习、合作探究、观察模仿、自主学习
教学辅助工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碘液,洋葱及其他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 ①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本方可观察。
  ①教师:结合课本P42 “想一想,议一议”,把一片菠菜叶直接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按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却看不到菠菜细胞,为什么 呢?
玻片标本的类型 ①阅读教材,思考相关问题。 制作玻片标本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玻片标本按照保存时间分类,可分为永久玻片标本与临时玻片标本; 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与装片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2 页,思考: 1. 制作玻片标本需要用到什么? 2.玻片标本有哪些类型? 讲解玻片标本的种类,并对三类玻片标本进行对比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方法 ①学生结合提前预习生物探究报告册P15-P16,学习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要领。 ②学生动手制作植物临时装片 ①播放《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自主学习,并最后总结制作方法和要领。 ②实验:根据制作方法,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问题 ①学生思考回答: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是为了制止观察时出现污点,影响观察甚至实验失败。 滴清水的量以胶头滴管一滴为佳,太对或者太少会影响实验。 取材不宜过大,材料位置尽量选取生命活动强的部位,要达到薄而透光的要求。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是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现在又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气泡出现会导致气泡和细胞结构混在一起,不利于观察。 ①教师收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汇总并向学生提问思考: 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2.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3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4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5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及作用?
观察制作的临时装片并画图 ①学生动手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玻片,并绘图。 ②在绘图上标注细胞结构名称,相互对比。 ①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玻片,并按课本P44的绘图要求绘制洋葱鳞叶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图。 ②结合课本P45页《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将洋葱鳞叶片表皮细胞的结构标注出来
结果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收获。
  (1)组织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2)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
布置课下作业 ①课本P45,1/2/3/4
②完成生物探究报告册P15-18。
组长签名: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