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4课《乘法结合律》,主要涉及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本课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2. 能够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的方法,发现现乘法结合律;3. 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的方法,发现现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4课《乘法结合律》,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对于乘法的概念和应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乘法的算式,例如:2×3=6,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概念和应用。2. 教师出示乘法结合律的算式,例如:2×(3×4)=(2×3)×4,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3.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可以举个例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第二环节:探究乘法结合律1. 教师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2. 教师出示一个算式:2×3×4,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计算顺序计算,例如:先计算2×3=6,再计算6×4=24,然后让学生比较不同计算顺序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3.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例如:如果要计算5×6×7×8,可以先计算5×6=30,再计算30×7=210,最后计算210×8=1680,这样可以减少计算的步骤和时间。4. 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例如:如果要计算3×4×5×2×6,可以先计算3×4=12,再计算12×5=60,然后计算60×2=120,最后计算120×6=720,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第三环节: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1.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例如:6×7×8×2,4×5×6×3等。2. 教师出示一个算式:4×5×6×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4×5=20,再计算20×6=120,最后计算120×2=240,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3. 教师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应用。第四环节: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顾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例如:乘法结合律是指在进行连乘运算时,可以改变乘法的顺序,得到相同的结果。2.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乘法结合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可以举个例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例如:在购物时,如果要计算多个商品的总价,可以先计算每个商品的单价和数量的乘积,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得到总价,这样可以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第五环节:课堂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该如何计算?2. 教师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例如: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a×b×c=a×(b×c)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和练习题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但是在探究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2.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