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标出物体的位置-例2(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标出物体的位置-例2(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2 标出物体的位置
课题 标出物体的位置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二)”的第二课时,例2是在学生通过例1 了解了方向与距离的含义之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教材延续了第一课时电视播报台风警报的生活情境,便于学生在同一个大背景下学习,思路连贯。自然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平面图上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以此展开本节课的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平面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有机地把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独立看懂图意,会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 描述某个点的位置。在以往学习经验中,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清楚地知道图例中单位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基本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八个方向。但对于如何在图中表示具体的方向,特别是要用到量角器来操作,个别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如何根据实际的情况, 自定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两点,都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断感悟、不断积累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在图上准确地标出物体位置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 通过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时,培养空间观念。
重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难点 画图时能根据描述和画图范围的大小,设定合适的单位长度标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确定平面上一个物体的位置的两个条件。 (1)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确定其对于观测点的______ 。 (2)必须要指出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________。 2.描述物体位置。 小林家在学校的( )偏( )( )°方向上,距离( )米处。学校在小林家的( )偏( )( )°方向上,距离( )米处。 通过复习,学生会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能把握住重、难点。同时,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19~20页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2】 学生自主读题,梳理信息。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 师:要想在平面图上准确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预设:要先确定平面图的中心位置,两条信息都是以A市为中心观测点。所以,A市是中心。 师:想一想,如果想在图上标出B市、C市的位置,要根据哪些信息 现在大家能在图上准确地标出B市、C市的位置吗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再表示距离,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师: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预设:200÷40=5(时) 3.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师:你们认为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必须先确定观测点和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标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出名称。 再次安排画图的环节,旨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提高画图技能。在小组辨析中,进一步巩固方向和位置的确定方法,改进绘图过程中的问题。
课堂检测 1.P20.1 2.拓展练习 3.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标出物体的位置 例2 B市位于A市 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 C市位于A市 正北方, 距离A市300 km。 定观测点 定方向 定距离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完成,再进行交流,明确作图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具体方向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不够,因此后面练习画图时,有些同学可能找不准方向角。 教学建议:在教学探究具体的方向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并独立思考完成。汇报时也多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确定方向角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