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1《认识角》教学设计课题 认识角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感知的能力,对角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感性经验还很缺乏,理解抽象的图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以数学活动引导全课,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数学的概念,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辨析中理解角,让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发展,帮助学生习得有关角的知识。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过程,对角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核心素养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量感。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知识链接 1. 2. 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角》。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了解风筝发展史,提高文化素养。探究新知 1.结合实物认识角。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物品中都有角。你们发现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吧。 合作交流,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汇报。 生1:角都有两条边。 生2:角都有一个顶点。 师:很好,同学们都发现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边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的,都是从顶点出发。 师:根据角的特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制作活动角吧。 2.制作活动角。 师: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习制作方法吧。做好后请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在哪?(播放视频) 课堂活动:利用手中的学具,将两个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制成一个活动角。 3.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同学们都把活动角做好了,那我们来移动活动角的一条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师:想一想,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谁大谁小呢?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答案。 师:在移动活动角的一条边时,同学们发现角的大小是怎么样变化的吗?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合作探究,汇报答案。 生:我发现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师:非常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活动角的边加长,但不移动边。角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动画。 学生汇报:我发现改变角两边的长短,角的大小不变。 师:除了用活动角来制作角,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哦。一起来折一折,再和同桌比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课堂活动:取出一张正方形纸,用对折的方式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与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堂指导。 师:你们都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呢? 生:对齐两个角的顶点,一条边也对齐。 4.小结。 (1)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5.探究角的画法。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角,那么怎么画角呢?有没有同学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答案: 师: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再从顶点画一条笔直的线。最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出另一条笔直的线。(出示动画) 师:一起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吧。 学生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你画画的步骤吗?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结合低年级学生乐于交流、表达等特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课堂检测 1.2.3.4. 5.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及画法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课后作业 1. 完成《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整理笔记。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找角、认角、画角、做角等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讨论。 教学建议: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