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IP地址和DHCP》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要求】
初步了解联网协议,知道网络中数据的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使用互联网应用时,能够利用用户标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做好基本防护。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IP地址和DHCP》,属于新课标中的“互联网应用”模块,通过前面三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网络服务及网络协议,本节课是学生对网络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拓展,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同时这节课也是下一课小型网络搭建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节课的内容主在学生能够掌握IP地址的基本知识与应用,了解IP地址的作用,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中学生小型网络的搭建奠定基础,缺少本课的学习将会直接影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因此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犯罪案例能说出IP地址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查询本机IP地址,能够说出IP的构成,掌握IP地址的设置与查找。
3.通过用IP地址和域名地址访问同一个网站,理解IP地址、域名、MAC地址的含义与关系。
4.通过登录机房内路由器,查看DHCP设置,掌握更改DHCP服务的一般方法,并能灵活迁移运用。
重点:了解IP地址、域名、MAC的含义和关系,熟练掌握查看和设置IP地址。
理由:IP地址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本堂课的其他知识点都围绕着ip地址,也是其拓展和延伸。
难点:根据需求配置无线路由器的DHCP。
理由:活用DHCP服务,相对来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操作,很考验学生的融会贯通程度和操作能力,因此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核心素养指向】
1、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小组讨论)
2、计算思维,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指定解决方案。
3、信息社会责任,在使用互联网时,具有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的意识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且对计算机的学习存在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在这节课前,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已经比较熟悉,各种网络的基础知识已经在前面几节课都有接触,能够应用和了解互联网协议和服务,IP的概念在前面几节课也有过涉及,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IP地址和DHCP服务对学生来说是相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要加以引导使学生完成IP的搜索和DHCP服务的调整,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总体层次有所区别,所以要按照“分层次、个性化、协作互助”的教学原则,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塑造出一个勤学、互学、乐学的和谐课堂。
【设计构想】
1.整体设想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警方通过精准的IP地址定位技术成功破获一起大规模网络犯罪案件。请学生来分析警方是如何通过IP地址来破案的,引出IP地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让学生查查本机的IP地址,了解IP的构成,掌握IP地址的设置与查找,通过域名和IP地址访问防诈骗网站,理解IP地址、域名、MAC地址的含义与关系,通过教师模拟演示设置DHCP,学生能够更改DHCP的一般方法。
2.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评价完成小组任务
3.情境与任务
在分析犯罪案例展开,通过查询本机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子网掩码;查询相关网站的域名以及对应的ip地址等任务,学生能够了解其中的原理,并能形成正确的网络意识,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4.学生活动
头脑风暴,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实践,互相评价。
5.核心素养的落实
环境一情境导入:
落实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环节五总结:
落实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6.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
1.查询本机信息,完成以下信息表:本机计算机,IPv4,地址子网掩码。MAC地址
2.回答下列IP地址表示方式相关问题
2.1 下面的IP地址,书写正确的是()
A.123.32.1.258 B.145,42.15.50
C,168.12.150.0 D,142.54.23.123
2.2 尝试将下面的二进制地址转换为十进制
11010010.01101011.00011100.00010001
10010011.10111111.01111111.00110111
总结性评价:
评价项目 A B C D 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能熟练查 看本机地 址
根据域名 查询ip地 址
设置IP地 址
对无线路 由器设置 DHCP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路由器、机房、视频、ppt等相关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 (各环 节)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写出一个环节的设计 意图,包括:本环节学生学习 情况的检测,核心素养的渗透, 重难点的落实) 用时(单 位: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警方通过精准的IP地址定位技术成功破获一起大规模网络犯罪案件,如何实现破案的? 活动一:小组讨论,警察是如何破案的,关键点是什么? 头脑风暴让学生根据现有生活经验,做一回网络分析师,挖据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或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避免。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现有认知,过渡到本课的学习中来。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5
环节二:构建新知,步步推进 关键问题:什么是IP地址 如何查IP地址、MAC地址 活动二 要找出藏在暗处的那个他,警察要先摸清家底(网络设备排查),自学P46掌握查看IP地址、MAC地址的方法,并完成导学单活动二 通过视频结合书本自学P45-46,完成活动二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或搜索网络资源,完成本活动环节,因理论内容相对枯躁,为保持学生求知欲,教师可演示路由器客户端列表进入过程,结合讲解可疑网络设备排查的一般步骤。设计意图:带着解决网络真实情境的案例,慢慢展开网络排查的第一步,进而引出IP地址等的教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了解IP地址、域名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17
环节三: 构建新 知,落实 基础 演示网络防诈骗 网站的的域名搜索,提示学生IP和 域名之间的联系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nslookup命令自主选择经常访问的网站,并 完成记录表设计意图:因IP地址是一串数字、不易记忆,学生自然想到域名地址,域名地址学生并不陌生,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一操作,细心的学生能会发现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13
环节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关键问题:犯罪分子是隐藏自己的IP地址?什么是DHCP及其设置方法? 利用书本P48自学并完成导学单活动三 查看本地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 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尝试设置固定IP地址,反之设置自动获取,查看网络功能是否正常并思考原因。 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设置IP,获得方式的方法,并针对错误的设置方法引发网络不通的原因进行探究,完成本课难点的落实和奖破, 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防范策略(教师可演示路由器设置,为学生在家实践做铺垫)对家庭网络进行优化。 设计意图:在实践和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重难点:学会查看和设置IP地址,学会对无线路由器设置DHCP。 5
环节五:归纳总结,内容提升 关键问题: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交流,适时真实评价归纳: 分享本课的收获,尝试去优化家庭的无线路由器设置,通过设置SSID、密码、DHCP服务器等方式让家庭网络更安全可靠。 在归纳总结中,在课堂的最后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同时按照惯例组织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以优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过渡与衔接。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防护家庭网络安全,知识获得的同时,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5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