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了1米、1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会画给定长度的线段。《认识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知识的延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较为完整的长度单位的认识。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米、厘米
(1)师:刚才小朋友们站起来,老师一看个子还挺高的,我来采访一下你的身高是多少?
生:1米2、1米33厘米……
(2)师:刚才大家在说身高的时候,用到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板书)
师:你们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概有多长吗?1厘米呢?
学生比划,师纠正错误手势。
(3)师:5厘米呢?你还会比划吗?老师这有一张纸条,从左边起,到你比划的5厘米的地方做一个记号。老师帮你剪下来,我们一起来帮他量一量,看他估计的怎么样。(投影展示量一量)
生:跟5厘米很接近、大约是5厘米。
师:他估计得真棒!
(4)师:那比5厘米多出来的这部分,不到1厘米又该怎么表示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位新朋友的帮忙,它就是——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
(5)揭题板书
二、新课
(一)教学毫米
1、认识毫米
(1)师:瞧,这是一把直尺,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把直尺放大了一些。直尺上每1厘米都被分成了许多小格,这里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你能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1毫米吗?用笔尖指给老师看一看(巡视),也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学生在直尺上指一指,师巡视。
(2)师:没错,就是像小朋友们指的那样,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3)课件出示直尺上不同位置的几个1毫米,明确它们都是1毫米。
2、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1)师: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呢?你能在尺子上认真数一数吗?(巡视)
(2)师:跟着老师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所以,这个从刻度0到1这个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3)师:那从刻度1到2这个1厘米里面又有多少个1毫米呢?快速地在自己的小尺上数一数,数好的告诉老师。
(4)师:那从刻度3到4、4到5……还要数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1厘米里面都有10个毫米
(5)揭示:所以,1厘米=10毫米(课件并板书);反过来,10毫米就是1厘米。
3、感受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
(1)师:仔细瞧瞧直尺上的1毫米,认真地打量打量这个1毫米,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课前发给学生5角硬币、一些扑克牌)
生:铅笔尖的宽度、指甲的厚度、5角硬币的厚度……
(2)师:5角硬币的厚度真的大约是1毫米吗?不能说的这么肯定,让我们一起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巡视,指名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找的真准!
(3)师:像老师这样捏一捏,感受一下有多厚,轻轻地抽出来,手指间留下的这个小小的缝隙大约就是1毫米。仔细打量这个缝隙,再把硬币塞进去,抽出来,再来认真地瞧瞧这个缝隙,哦,原来这就是1毫米。
4、感受扑克牌的厚度(3张、9张、一副)
(1)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些扑克牌,一张扑克牌的厚度有1毫米吗?
生:没有!
(2)师:那你觉得几张扑克牌叠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2张、3张、4张……
师:到底是几张呢?请同桌两位小朋友一起合作研究:左边的小朋友负责
用手捏紧扑克牌,右边的小朋友负责用小尺量一量,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注意指导学生捏紧扑克牌,量厚度。
(3)交流反馈:3-4张扑克牌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用手捏一捏,再来体会体会1毫米。
(4)师:现在,小朋友们的眼睛可就是一把毫米尺了,老师这有9张扑克牌,估一估它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吗?
生:2毫米、3毫米、4毫米……
师:请你帮老师量一量,告诉大家大约是几毫米?估计对的举手!真棒!
(5)师:瞧,这是一副完整的扑克牌,里面有54张,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呢?
生:1厘米、13毫米、2厘米……
师:你能再跟同桌合作量一量吗?开始吧!
巡视指导,指名回答。(大约17毫米或1厘米7毫米)
(6)师: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是火眼金睛啊!接下来,闭上眼睛放松一下,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伸出你的小手比划一个1毫米给老师看看(纠正错误手势),用心记住这个长度。
5、我是小小测量家(“想想做做”1)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可真厉害!老师还想要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要看仔细咯!知道的举手!
(1)橡皮的长度(35毫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生:1厘米是10毫米,3厘米就是30毫米,再加上5毫米,一共35毫米。
师:回答的真精彩!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每1厘米中间长一些的这条刻度线,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表示5毫米。
师:真聪明!每5个小格就是5毫米,聪明的数学家们为了让小朋友们读起来更方便,把5毫米的刻度线设计得要稍微长一些。
(2)回形针的长度(28毫米)
师:你是怎么读的?(25+3或30-2)
生:2厘米是20毫米,加5毫米是25毫米,再加后面的3毫米,一共28毫米。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厘米是30毫米,减去2毫米就是28毫米。
(3)魔方的长度(40毫米或4厘米)
师:40毫米我们也可以说是4厘米。
(4)师:现在,我们再来量一量刚才剪出的纸条,它的长度是多少毫米?
生:53毫米。
师:毫米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6、找朋友
(1)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米”“”厘米“毫米”这三位好朋友了,可是还有几件物品没有找到它们的朋友呢,你能帮它们找一找吗?抢答!(课件)
手机厚度约6( 毫米 )
卡套长约6( 厘米 )
卡车长约6( 米 )
课桌的长大约6( )
(2)师:课桌的朋友是谁呢?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太短了)厘米呢?(还是短)米呢?(太长了)该选一个怎样的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分米!
师:对了,要是有一个比米小一些,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就好了!它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
(二)教学分米
1、认识分米
(1)师:你想了解分米的哪些知识?
生:1分米有多长?
生:哪些物体大约1分米?……
(2)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瞧,直尺上从刻度0到10表示几厘米?
生:10厘米。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课件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2、1米里面有几分米(米尺)
(1)(课件边演示边说)师:老师这有一把米尺,米尺的长度是1米,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从刻度0到10就是1分米,从10到20也是1分米,从20到30呢?
生:1分米
师:你能数一数1米里面一共有多少个1分米吗?接着往下数。
生:3分米、4分米……10分米。
师:所以1米里面一共有10个1分米。
(2)课件并板书: 1米=10分米
3、断尺
(课件)师:瞧,这是一把断尺,你还能找到1分米吗?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生:4到14也是1分米
师:为什么?
生:14-4=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还可以从几指到几?
生:5到15、6到16……9到19
4、剪一剪(分米尺)
(1)师: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断尺,你能把找到的一分米迅速地剪下来吗?试试看!(表扬前三名完成的同学)
(2)师:剪好的和你的同桌比一比,是一样长吗?举给老师看一看,真是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3)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剪出的这张纸条就是一把“分米尺”了!伸出你的右手,用食指和拇指对照你的分米尺比划一个一分米看看,用心记住这个长度。
5、纸巾盒(长、宽、高)
师:瞧,这是一个纸巾盒,这是纸巾盒的长、宽、高(师边介绍边用手指给学生看,明确三条边)你认为哪条边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谁来大胆地估一估,拿你的分米尺上来量一量。
6、找一找
(1)师:其实,我们身边好多物体里面也藏着1分米呢!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磁带、字典、光盘等物品,就用你们身边的分米尺,你能很地找到1分米吗?给你2分钟时间,看谁找的多!计时开始!
师巡视指导,交流汇报,边介绍边用分米尺量一量验证。
(2)师:小朋友们的眼力真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知识。
7、感悟几分米(先估后量课桌的宽)
(1)师:分米尺真是我们的好帮手(边说边用手比划),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课桌的长大约6分米,想不想量一量课桌的宽?在量之前,我们先估一估好不好?到底大约几分米呢?量一量。
生动手测量,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
(1)师:今天,我们已经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4位朋友了,它们分别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手指板书),其实,这些长度单位跟我们的身体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呢!你能用手迅速比划出它们的长度吗?1米、1厘米、1毫米、1分米。(注意纠正学生错误手势)
(2)师:其实,小朋友们比出的这个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就是 “一拃”的长度。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一拃”作为分米尺去量一量身边的物体。
(3)你还学到了哪些?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四、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忍不住要送给大家一个奖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则数学小日记。
3月18日 星期四 晴
早晨起床后,我拿起一把长 13米 的牙刷刷牙,吃完早饭后就去上学。我走进长大约 8毫米的教室,拿出一本大约6分米厚的语文书开始早读。
师:小朋友们都笑了,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笑了?
生:牙刷不可能有13米长。应该是13厘米。
生:教室长应该是8米。
生:语文书厚6毫米。
师:小朋友们可不能像小淘气这样马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