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 -2023-2024学年中职数学(语 文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 -2023-2024学年中职数学(语 文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6.2.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并能应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和直线倾斜角和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3.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难点:倾斜角概念的形成,斜率概念的理解以及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核心素养:数学抽象
教具准备:PPT
教学环节: 意图 复备
(一)复习回顾 确定一条直线. 一点可以确定 条直线. (二)情景引入 思考1:如果已知一点,还需附加什么条件才能确定一条直线? 答:一点和方向 思考2:如何表示直线的方向? 答:用角 知识探究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从最简单问题着手,创造轻松的氛围。 学习新知,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
教学环节: 意图 复备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思考3: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倾斜面的“坡度”(倾斜程度),即 如果使用“倾斜角”这个概念,那么这里的“坡度(比)”实际就是“倾斜角α的正切”. ※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等于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作这条直线的斜率,通常用 k表示,即 . ※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 当倾斜角时,斜率 当倾斜角为锐角时,斜率. 当倾斜角时,斜率不存在. 当倾斜角为钝角时,斜率. 学习新知,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 让学生明确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代数表示,由此引出斜率概念。
教学环节: 意图 复备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经过两点P1 (x1 ,y1), P2 (x2 ,y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四)例题解析 例1 求经过A(-2,3)和B(2,-1)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解:将两点的坐标(-2,3)和(2,-1)代入斜率公式,得 答:这条直线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 (五)巩固练习 1.若 k≥0,则 α 的范围是 . 若 k<0,则 α 的范围是 . 2.判断正误: (1)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tan α. ( ) (2)直线的斜率为tan β,则直线的倾斜角为β. ( ) (3)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故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 ( ) 3.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 B. 直线的倾斜角越大,他的斜率越大 C. 平行于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0或π D.直线斜率的范围是(-∞,+∞) 让学生推导出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同时加深对斜率概念的理解。 应用新知,深化学生对斜率公式的理解。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发现易错点。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环节: 意图 复备
(六)归纳小结 1.倾斜角的定义及其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的定义:k=tanα (α≠90°) 3.斜率k与倾斜角α之间的关系: 直线l经过点P1(x1,y1),P2(x2,y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巩固新知,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知识能力及反思的习惯。
作业: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