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从数据到编码》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1.通过身边的编码应用实例,体验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了解数据与编码的关系。2.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了解编码与数据(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3.知道编码的目的是作为唯一标识,建立数据间的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准确管理,知道编码是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必须步骤,初步理解编码的目的和意义,知道编码有多种呈现方式。【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第10课《从数据到编码》的内容,属于“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的第一课,针对数据(包括大数据)这种信息社会中的新型生产要素,强调编码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阐明数据编码让信息得以有效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是信息科技课程后续学习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数据并不只是数字,也不一定有数值,不能参与计算,它们的本质是编码。学生能认识到编码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简单问题分析数据来源,应用编码解决简单的信息问题;能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编码对信息进行表达,认识编码的价值与意义。在知识内容上来说,本课的知识点比较清晰,了解身边的数据是有规律的;知道编码有多种呈现方式,难点就是理解“数据与编码”的关系,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身边的编码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与编码的价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生活中真实场景,知道编码在校园及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整理归纳,结合具体实际情境,了解生活中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3.知道数据与编码的关系。4.通过身边的编码应用实例,理解编码的目的及作用,可以有效地处理和管理大量信息和数据,从中挖掘编码的价值。重点:知道数据与编码的关系,了解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难点:理解“数据与编码”的关系,初步学会从编码的角度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事物。【核心素养指向】信息意识: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树立编码意识;认识到数据与编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能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编码对信息进行表达,认识编码的价值与意义。计算思维:通过判断、分析、综合身边有规律的数据,认识到编码可以让信息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科技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在规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信息社会与责任:一个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能在数据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规范下开展活动;会乐于帮助他人开展信息活动,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自己共享的信息和资源负责。【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10岁左右正好是由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转化的重要时期。在学习能力上,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获取、加工和管理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在一个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下,结合书本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自己去尝试,去探究,去操作,所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从知识储备角度来看,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数据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编码应用有一些经验和基础,但对编码的定义很陌生,对编码与数据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生活中真实场景,知道编码在校园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编码,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树立编码意识,能应用编码解决一些简单的信息问题;能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编码对信息进行表达,认识到编码的价值与意义。【设计构想】从真实性——>理解1.整体设想:立足真实性问题,聚焦真实性实例,体验“用编码”让管理更有序。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结合真实情境,了解编码在校园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理解编码规则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认识到编码的目的和意义,最后能学以致用,用编码规则整理班级物品。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生活中真实场景,知道编码在校园及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编码,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树立编码意识,能应用编码解决一些简单的信息问题;能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编码对信息进行表达,认识到编码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2.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3.情境与任务教师紧扣学习内容,让学生观察校园和生活中真实场景:补充缺失的学生学号登记表,观察门牌号,班牌号,车牌号,身份证号,生活中常见的商品条形码等,知道身边的数据是有规律的,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编码,能用编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4.学生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补充完整缺失的学生学号登记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归纳梳理出学号编码的方式与作用,初步感受编码可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活动二:感知实例,寻找规律(出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编码应用实例)。(1)小区不同住户的门牌号(2)校园中各班的班牌号(3)车牌号(4)生活中的编码还有哪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找编码的应用场景,小组讨论,寻找规律,发现身边有规律的数据编码,思考、发现编码的价值,理解编码的目的及作用,可以有效地处理和管理大量信息和数据。活动三: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手机号码——使用11位(数字)数码,方便人们(一对一精准通话);超市中的商品——使用(图形)编码,扫描条形码,可以快速找到(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地理坐标——使用(经纬度)编码,可以精确地表示(地球上的位置)。……总结出:编码可以用数字、字母、文字、图形等表示。活动四:分组探究,破译不同编码的秘密。下面是“第三组商品条形码”的具体内容(见书本P43练习)观察同一品牌不同商品的条形码,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商品信息记录表,然后分享交流。序号 商品 商品种类 生产厂商 商品条形码1 生活用品2 书籍34下面是“第五组图书编码记录表”的拓展内容:通过网络搜索等方法,补全图书信息记录表。图书信息记录表序号 图书名 出版社 ISBN1 零基础入门学Python 清华大学出版社2 法治的细节 978-7-222-20433-13 清华大学出版社 978-7-302-39910-04 978-7-5152-0903-65.核心素养的落实本节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通过判断、分析、综合身边有规律的数据,感受编码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编码的价值与意义,使其形成利用编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意识,这正是信息意识养成的过程。一个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能在数据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规范下开展活动,会乐于帮助他人开展信息活动,对自己共享的信息和资源负责。6.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完成各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等进行即时性的评价和表扬。终结性评价:评价标准如下(3星:优秀,2星:良好,1星:合格)。评价内容 我的星星1.发现编码规律 能说出3个及以上 说出2个 说出1个 ()2.知道编码的呈现方式 能说出3个及以上 说出2个 说出1个 ()3.知道编码的目的和作用 能准确说出作用 一般 不太了解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问题前置引入课题 1.问题前置,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学校教导处在整理学生学号登记表时,发现数据不完整;(2)出示缺失的学生学号登记表; 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归纳梳理出学号编码的方式与作用,初步感受编 码可以建立在数(3)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在分析学号编码规律的基础上,尝试补充完整。 学生讨论探索:观察,对比,尝试补充完整。 汇报交流:缺失的学号。 提问:为什么这么填写? 学生归纳梳理:学号编码的方式。 引入课题:从数据到编码 据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剖析 实例 建 构 活动二:感知实例,寻找规律(出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编码应用实例)。 观察一个小区同一幢住宅楼不同住户的门牌号,你知道门牌号的命名有什么规律? 观察我们学校42个班级的班牌号,你发现了什么? 在“有规律的数据”这一环节,先展示校园和生活中常见的班牌号, 门牌号,车牌号等,通过观察,讨讨论一:小区的门牌号有什么规律?门牌号这么命名有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规律:幢号+单元号+楼层+房间号门牌号 论,交流,归纳, 让学生充分感受新知 作用:方便小区管理,方便外卖员,快递员找到地址。5.讨论二:班牌号有什么规律?它有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年级+班号 讨论三:车牌号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规律:省份+地级市+车辆序号,作用: 提问:这些经过编码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呢? 归纳小结:身边的数据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实现有组织有秩序的管理。 有规律的数据按规则编码 说一说:校园、家庭、医院等生活中编码的其它应用场景。 到编码对生活的影响。围绕重点螺旋建构 1.活动三、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1)手机号码:使用()数码,目的是(); (2)超市中的商品:使用()编码,目的是(); (3)地理坐标:使用()编码,目的是(); (4)():使用()编码,目的是()。 2.学生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手机号码:使用11位(数字)数码,方便人们(一对一精准通话); 超市中的商品:使用(图形)编码,扫描条形码,可以快速找到(该商品的相关信息); 地理坐标:使用(经纬度)编码,可以精确地表示(地球上的位置)。 ……总结出:编码可以用数字、字母、文字、图形等表示。3.提问:编码有哪些呈现方式? 4.师生归纳提炼:编码是按照约定规则进行的规范性描述,编码可以用数字、字母、文字、图形等表示。 从多个角度寻找编 码的应用场景,目 的是引导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思考、 发现编码的价值,理解编码的目的及作用,可以有效地处理和管理大量信息和数据。拓展延伸 增 1.活动四(拓展延伸一):分组探究,破译不同编码的秘密。 利用网络搜索,分组探究不同编码的秘密。 小组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分组探究,破译不同的编码数据”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编码知识。加强理解 拓展延伸二:观察地铁车门的编码,是由()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图中是某一城市的地铁3号线车门编号; 编码是由一段三位数字一位数字和一个字母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52列车,1表示1号车厢,后面2表示车门位置,A表示左门扇,B表示右门扇。 小结:地铁车门这样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定期检修。 拓展延伸三:出示动态的灯光,手语,旗语等,了解更多的编码呈现方式。 归纳提炼:编码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编码,图像编码,音 频编码等。 恰到好处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让编码学习更有魅力。回顾总结升华主 题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结合板书,梳理重点。 升华1:在信息社会中,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不泄露身份证……等信息。 升华2:应用编码规则,可以有序整理班级的哪些物品?学生互动:图书,水杯等物品。 出示评价标准,进行星级评价。 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最后应用编码规则,可以有序整理班级物品,升华了主题。【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