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学计划 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学计划 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第二单元“算法的表示结构”,第三单元“用算法解决问题”。
身边的算法无处不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算法来解决问题。如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变化规则,烹饪机器人做菜流程等这些问题解决的背后都离不开算法。
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人工智能得以普遍应用的三大支柱(数据、算法和算力)之一,本模块以身边的算法为载体,使学生了解利用算法,求解简单问题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算法思维的习惯,并通过实践形成设计与分析简单算法的能力。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熟悉一些常用的算法描述风格与方式,理解算法执行的流程,能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求解简单问题的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与执行效率进行讨论和辨析。
本教材模块包括“算法的描述”,“算法的执行”,“算法的效率”三部分内容。
二、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学习目标:
了解算法的概念、特征;
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知道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能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
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学习目标:
知道算法控制结构的基本类型;
能够分析问题,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算法基本结构的灵活组合,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三单元《用算法解决问题》学习要求
知道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初步形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能够尝试利用算法思维解决生活问题。
三、内容要求
1.借助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体验身边的算法,理解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算法。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能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3.通过真实案例,知道算法步骤的执行次数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观察并体验,观察并体验采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在时间效率上的差别。
4.针对简单问题尝试设计求解算法,并通过程序进行验证。
5.以信息社会日常活动中蕴含的算法为例,讨论在线生活中算法的价值与局限(包括算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等),及算法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学业要求
能用符号和编码表示问题,求解所关心的对象,采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运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及其组合,正确进行问题求解的算法描述。基于给定的算法,能针对不同的输入数据规模,分别“数出”算法中某些步骤执行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判断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在时间效率上的高低。能基于对算法的理解,设置和调整参数,观察相应程序的执行。基于对算法价值和局限训性的认识,初步具有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安全意识。
五、课时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一 8.31-9.1 始业教育 1
二 9.4-9.8 第1课 身边的算法 1
三 9.11-9.15 第2课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1
四 9.18-9.22 第3课 流程图描述算法 1
五 9.25-9.28 第4课 算法中的数据 1
六 10.2-10.6 第5课 算法的特征 1
七 10.7-10.13 机动 1
八 10.16-10.20 第6课 顺序结构 1
九 10.23-10.27 第7课 分支结构 1
十 10.30-11.3 第8课 双分支结构 1
十一 11.6-11.10 第9课 体验算法控制 1
十二 11.13-11.17 机动 1
十三 11.20-11.24 第10课 问题的分解 1
十四 11.27-12.1 第11课 问题的抽象 1
十五 12.4-12.8 第12课 模型的建立 1
十六 12.11-12.15 第13课 算法的设计 1
十七 12.18-12.22 第14课 算法的验证 1
十八 12.25-12.29 第15课 算法的应用 1
十九 1.1-1.5 机动 1
二十 1.8-1.12 复习 1
二十一 1.15-1.19 期终检测、结束工作 1
二十二 1.22-1.26 机动 1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