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观察比较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尝试、交流,猜想、验证等思维方式,发现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积累生活经验。2.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一、动画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请看大屏幕,播放《猪八戒吃西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师:八戒为什么摔倒?这是为什么呢?看到满地的西瓜皮,你想对八戒说什么?西瓜皮应该扔在哪里?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我们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师:从《猪八戒吃西瓜》的动画,你懂得什么道理?生:要学会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二、探索新知1. 引入例题师:猪八戒知道自己错了,不该一个人把整个西瓜吃完。于是,他又找来一个大西瓜,准备分给同伴吃,看看八戒是怎么分的?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① 唐僧和沙僧一共吃了多少个西瓜?② 唐僧比沙僧多吃了多少个西瓜?(2)根据提出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① + ② -2. 揭示课题,引入新知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点?(分母相同)这叫同分母分数,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揭示课题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合作探究,明确算理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 ?结果是多少?指名学生猜测计算结果,师板书。小组合作,验证操作。谁说的对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四人为一组,拿出老师准备好的纸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收集典型资源 。展示交流,理解算理。汇报交流。生1:唐僧吃了三块,沙僧吃了一块,合起来就是四块。所以是八分之四。师:为什么可以直接用三加一呢?3在这里表示什么? 1又表示什么?生2:因为八分之三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八块,唐僧吃了三块,就是八分之三;沙僧也吃了八块中的一块,就是八分之一,合起来就是八分之四。师:还有别的想法吗?生3:我把这个圆片看作一张饼,平均分成八份,每份是八分之一,师傅吃了3块,也就是三个八分之一,沙僧吃了一块,也就是一个八分之一,所以,3个和1个 合起来就是4个 ,也就是。生4: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把分子直接相加。(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三、归纳概括,总结算法1. 根据刚才的计算,谁能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归纳、概括后,引导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师边板书边质疑: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不变就是什么不变?(分母不变就是分的总份数不变,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变。)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把它们的分子直接(相加)。2. 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思考: 和的分子可以直接相减吗?(1)学生尝试,自主计算。(老师巡视,收集典型资源。)(2)反馈交流,理解算理,明白算法。师:计算时为什么分母不变?谁能到讲台上来结合这个圆片给我们说一说?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应该注意什么?(3)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3. 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师: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概括后,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拓展提高:唐僧师徒四人吃西瓜师徒四人吃西瓜数占总西瓜数的几分之几?师傅和悟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张)-==(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