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四上 第10课 从数据到编码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四上 第10课 从数据到编码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数据到编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从数据到编码》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的第1课。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特别”的数据,如电话号码、公民身份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等。这些数据都是以一定的规律通过编码得到的。本课响应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结合真实情境,了解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据编码的目的,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这一内容要求。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信息科技课堂学习,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而编码作为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学习第一单元泛在的数据,学生已经了解了数据的含义,熟悉了数据的表现形式,并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知道数据与编码的关系。
2.通过整理归纳,了解编码存在的多种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知道数据与编码的关系、编码存在的多种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与编码的关系,初步理解编码可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核心素养指向:感受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
五、教学流程
(一)结合情境,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生活情景,引出问题,组织讨论活动一:观察讨论这是四年级学生学号登记表,观察学号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建构:随着信息社会的持续深入,编码使用越来越广泛。编码可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 创设情境,从生活导入,引出课题。
(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二:有规律的数据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数据?请和同伴之间说一说,(人们身边存在许多有规律的数据,这些数据使生活更有秩序。如同一幢住宅楼不同住户的门牌号码,5/幢3单元201室、5幢3单元202室;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班牌,三年级(5)班、三年级(6)班;同一牧场不同的牛的耳牌,2201、2202。)活动三:编码与数据你见过图中的编码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编码?(编码是按照约定规则进行的规范性描述,可以用数字、字母或文字等表示数据。如手机号码使用数字编码,将11位数字有序排列,方便人们一对一精准通话;超市中的商品使用图形编码,扫描条形码,可以快速找出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地理坐标使用经纬度编码,可以精确地表示地球上的位置。)拓展:为了保证出行安全,地铁的车门需要经常检修,车门的编码有利于检修管理。某城市车门编号共有五位,由四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组成。前两位数字代表列车号,第三位数字代表车厢号,第四位数字代表车门位,第五位字母代表门扇。如5212B,52表示这是三号线的第52列车,1表示1号车厢,2表示车门位置,B表示右门扇。请观察城市地铁站点中的编码。 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 有规律的数据,直观感受编码。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编码通过观察地铁站中的编码,进一步认识编码。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在商超零售行业,使用印在商品上的条形码可实现对所售商品的统计和管理。收银员和理货员可以使用条码扫描器扫描黑白相间的条形码,快速识别商品。请观察不同的商品条形码,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并完成表格,然后分享交流。 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从数据到编码有规律的数据编码与数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