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复习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复习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复习讲义)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
4.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例题一】与210÷5÷7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210÷(5×7) B.210÷35 C.210÷5×7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出各算式的值即可。
【详解】210÷5÷7
=42÷7
=6
A.210÷(5×7)
=210÷35
=6
B.210÷35=6
C.210÷5×7
=42×7
=294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例题二】新华小学举行“庆元旦”课间操表演,每个方阵排成4行,每行12人,另外还有1名领操员,全校共有15个方阵,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用4乘12,求出4行共有多少人;再加上1,求出每个方阵共多少人;再乘15,求出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详解】(4×12+1)×15
=(48+1)×15
=49×15
=735(名)
答:参加表演的一共有735名同学。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掌握与运用。
【例题三】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一些体育器材,他带了570元,先买了5个足球,每个足球78元,剩下的钱正好买4副乒乓球拍,每副乒乓球拍多少元?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总钱数是570元,用总钱数减去买5个足球用去的钱数,得出4副乒乓球拍子的总价除以数量4,得出每副乒乓球拍的钱数。
【详解】(570-5×78)÷4
=(570-390)÷4
=180÷4
=45(元)
答:每副乒乓球拍45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总问题的应用,先求出4副乒乓球拍的总价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
1.下面去掉小括号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 B. C.
2.下面算式中,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的算式是( )。
A. B. C.
3.把35÷5=7,40-7=3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40-35÷5 B.35÷5-40 C.35÷5-7
4.要使76×80-60÷20最后一步算乘法,下面添加括号的方法正确的是( )。
A.76×(80-60÷20) B.(76×80-60)÷20 C.76×(80-60)÷20
5.小华和小丽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箱16千克的苹果,结果小华拿了6千克,小丽拿了10千克。这样,小丽就要给小华8元。苹果的单价是每千克( )元。
A.2 B.3 C.4
6.芳芳在计算“”时,不小心把括号看丢了,这样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A.600 B.150 C.450
二、填空题
7.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相减、相除的差、和、商加起来恰好是81,这个自然数是( )。
8.如果把算式“72÷3+6×5”的运算顺序改为先计算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除法,那么原式变为( )。
9.在括号里填上“>”“<”或“=”。
1998毫升( )2升 840÷7÷3( )840÷(7×3)
324÷18-15( )324÷(18-15) 132÷[(9+13)×2]( )132÷(9+13)×2
10.小明在计算□-30÷6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8,那么□里应填(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1.丁红每次放学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24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 )秒,他用48秒能从一楼走到( )楼。
12.根据28×5=140,200+140=340,340÷20=17三个算式,列出综合算式是( )。
13.将12+8=20和20÷4=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14.甲数是62,乙数是58,用甲乙两数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 )。
1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2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360克,每杯水重( )克。
16.85减去13,差是( ),再除以9得( )。
三、判断题
17.690÷30+690÷15=690÷(30+15)。( )
18.计算630÷7×3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 )
19.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20.判断对错:2800加上2800除以4的商,和是1400.( )
21.761+67+39=761+39+67,这个简便运算是用了加法交换律.( )
四、计算
22.直接写出得数。
80÷10= 13×4= 72÷24= 360-90= 32×4÷32×4=
540÷9= 480÷60= 70×20= 174+26= 49-49÷7=
23.我会脱式计算。
50-39÷3+27 (64+26)×(87-27) 92-130÷26×14
72×(30-78÷13) 945÷(720-21×33) 175÷[(435+215)÷26]
五、解答题
24.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如下图)。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有325米布,做被套用去了172米,剩下的要做床罩和窗帘,做一套床罩和窗帘共需17米布,一共可以做多少套床罩和窗帘
26.植树节那天,三、四年级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在线段图上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7.(1)淘气有40元钱,买6张儿童票找回多少元钱?
(2)买2张成人票和4张儿童票一共用去多少元?
2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86米,27天修完.实际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米?
29.小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长时间?
30.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80千米,乙地到丙地的距离比甲地到乙地的距离的3倍少20千米.一辆汽车从乙地到丙地行驶了4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工程队铺一段管道,前5天一共铺了145米,这段管道全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和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B.,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和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和减法;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
C.,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的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中括号里的乘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减法,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a
3.A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先用35除以5求出商,再用40减去求出的商即可。
【详解】把35÷5=7,40-7=3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40-35÷5。
故答案为:A
4.A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判断出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即可解答。
【详解】A.76×(80-60÷20),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B.(76×80-60)÷20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C.76×(80-60)÷20,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故答案为:A
【分析】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分析】小华和小丽出了同样多的钱,最后小丽要给小华8元,这样小丽比小华多付了8×2=16(元),而小丽比小华多拿了10-6=4(千克),则16元就是4千克苹果的价钱,用16除以4即可求出苹果的单价。
【详解】8×2÷(10-6)
=16÷4
=4(千克)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小丽给小华8元,小丽就比小华多付了2个8元(即16元)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括号看丢了,改变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详解】
=600÷4+□÷4
=150+□÷4
600+□÷4-(150+□÷4)
=600+□÷4-150-□÷4
=600-150
=450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应用,注意理解题意,正确进行改写。
7.4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的和等于这个自然数的两倍,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减的差是0,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除的商是1,和+差+商=这个自然数×2+1=81,用81减去1的结果再除以2就是这个数的值。
【详解】(81-1)÷2
=80÷2
=40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相减、相除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再用倒推法求这个数的值即可。
8.72÷[(3+6)×5]
【分析】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最后算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把算式“72÷3+6×5”的运算顺序改为先计算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除法,那么原式变为72÷[(3+6)×5]。
【分析】此题考查了运算顺序,适当的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9. < = < <
【分析】把2升转换成用毫升作单位再与1998毫升比较大小;
分别算出840÷7÷3和840÷(7×3)得数,再比较大小;
分别算出324÷18-15和324÷(18-15)得数,再比较大小;
分别算出132÷[(9+13)×2]和132÷(9+13)×2得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2升=2000毫升,1998<2000,1998毫升<2升;
840÷7÷3=120÷3=40,840÷(7×3)=840÷21=40,840÷7÷3=840÷(7×3);
324÷18-15=18-15=3,324÷(18-15)=324÷3=108,3<108,324÷18-15<324÷(18-15);
132÷[(9+13)×2]= 132÷[22×2] =132÷44=3,132÷(9+13)×2=132÷22×2=6×2=12,3<12,132÷[(9+13)×2]<132÷(9+13)×2。
1998毫升(<)2升 840÷7÷3(=)840÷(7×3)
324÷18-15(<)324÷(18-15) 132÷[(9+13)×2](<) 132÷(9+13)×2
【分析】此题考查了升与毫升的换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10. 78 73
11. 60 五
【分析】从一楼走到三楼要上2层楼,即上2层楼用24秒,24除以2得12即可为上1层楼要12秒,而从一楼走到六楼要上5层楼,前面所得商乘5即可求出从一楼走到六楼所用的时间,最后看48秒能从一楼上到几楼,用48除以12,所得商再加1即可解答。
【详解】24÷(3-1)
=24÷2
=12(秒)
12×(6-1)
=12×5
=60(秒),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60秒;
48÷12+1
=4+1
=5(楼),他用48秒能从一楼走到五楼。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上1层楼需要的时间。
12.(28×5+200)÷20=17
【分析】先算乘法28×5=140,再算加法200+140=340,最后算除法340÷20=17,由此顺序写出综合算式即可。
【详解】综合算式是:(28×5+200)÷20=17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13.(12+8)÷4=5
【分析】通过观察试题可知,第二个算式中的20是第一个算式的和,先算加法再算除法,需要加上小括号。
【详解】根据分析,12+8=20,20÷4=5,合成一个算式是:
(12+8)÷4=5;
【分析】列综合算式,先要判断运算顺序再合理利用小括号。
14.3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数是62,乙数是58,用甲乙两数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可以列算式(62+58)÷(62-58)从而算出商的得数。
【详解】(62+58)÷(62-58)
=120÷4
=30
【分析】从问题出发这题最后算的是商的得数,说明要先算加减法,那么加减法得加小括号。
15.60
【分析】可用360减去240计算出(5-3)杯水的重量,然后再除以(5-3)杯即可得到一杯水的重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0-240)÷(5-3)
=120÷2
=60(克)
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2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360克,每杯水重(60)克。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5杯水比3杯水多几克,然后再用多的克数除以多的杯数即可。
16. 72 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差用减法,把差求出来后再除以9,就能得到商。
【详解】85-13=72
72÷9=8
【分析】求差用减法,求和用加法,求商用除法,求积用乘法。
1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90÷30+690÷15先算除法再算加法,690÷(30+15)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判断是否相等。
【详解】690÷30+690÷15
=23+690÷15
=23+46
=69
690÷(30+15)
=690÷45
=15……15
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18.×
19.×
【详解】根据整数的运算顺序可得,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135÷5×32应按照顺序先计算除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
20.错误
【详解】2800+2800÷4
=2800+700
=3500
21.√
22.8;52;3;270;16
60;8;1400;200;42
23.64;5400;22
1728;35;7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加法和减法,再算乘法;(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5)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6)先算加法,再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50-39÷3+27
=50-13+27
=37+27
=64
(64+26)×(87-27)
=90×60
=5400
92-130÷26×14
=92-5×14
=92-70
=22
72×(30-78÷13)
=72×(30-6)
=72×24
=1728
945÷(720-21×33)
=945÷(720-693)
=945÷27
=35
175÷[(435+215)÷26]
=175÷[650÷26]
=175÷25
=7
24.950平方米
【分析】把图中9块草坪平移到一块,会形成一个长是(40-1×2)米,宽是(27-1×2)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40-1×2)×(27-1×2)
=38×25
=950(平方米)
答:草坪的面积是950平方米。
【分析】此题考查长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通过平移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块大草坪再计算。
25.9套
【详解】(325-172)÷17
=153÷17
=9(套)
答:一共可以做9套床罩和窗帘。
26.54棵;74棵;
【分析】根据题意:三、四年级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先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棵数,列式计算(128-20)÷2,即可解答。
【详解】三年级植树数量:
(128-20)÷2
=108÷2
=54(棵);
四年级植树数量:54+20=74(棵);
答:三年级植树54棵,四年级植树74棵。
【分析】根据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数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1)16元
(2)32元
【分析】(1)可用6乘4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钱数,最后再用40减去需要支付的钱数即是找回的钱数.
(2)根据题意,可用8乘2计算出成人票的钱数,再用4乘4求出儿童票钱数,然后用成人票的钱数加儿童票的钱数即可.
【详解】(1)40﹣6×4
=40﹣24
=16(元)
答:应找回16元;
(2)8×2+4×4
=16+16
=32(元)
答:一共用去32元.
28.10.75
【详解】解:86×27÷(27﹣3)
=86×27÷24
=2322÷24
=96.75(米)
96.75﹣86=10.75(米)
答: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10.75米.
【分析】本题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进行解答即可.
29.22分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480÷8求出小华每分钟的速度,然后再用从家到少年宫的总路程除以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480+840)÷(480÷8)
=1320÷60
=22(分)
答:她从家到少年宫要走22分钟。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路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30.55千米
【详解】(80×3-20)÷4=55(千米)
31.232米
【分析】先用145除以5,求出1天铺管道的长度,再用所得商乘8即可求出管道的总长度。
【详解】(145÷5)×(5+3)
=29×8
=232(米)
【分析】考查学生应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