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的求解过程。
二、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双分支结构编写程序。
&教学难点
在选择结构中,用双分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I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P78项目小组成员在某购物网站上了解到,三种笔记本的优惠价各不相同,笔记本1、笔记本2和笔记本3每本分别优惠价为a元、b元和c元,编程输出其优惠价的最大值。
II新课讲解
一、双分支if语句
1、格式:
if (条件表达式):
语句组A
else:
语句组B
注:①if(条件表达式)及else后面加“:”;②语句组A和语句组B是由多个语句构成复合语句时,所有语句严格遵循相同的缩进。
2、执行过程
Y N
3、例:请说出下列程序运行结果。
X=3
if x>3:
y=2*x
else:
Y=3*x+1
print(y)
4、任输入三个数,如果任两个数的和都大于第三个数,则输出“能构成三角形”,否则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
a=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a:"))
b=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b:"))
c=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c:"))
if a+b>c and a+c>b and b+c>a:
print("能构成三角形")
else:
print("不能构成三角形")
二、应用(解决问题)
P78项目小组成员在某购物网站上了解到,三种笔记本的优惠价各不相同,笔记本1、笔记本2和笔记本3每本分别优惠价为a元、b元和c元,编程输出其优惠价的最大值。
1、分析问题
对于输入的三个数 a、b、c,设其中最大的数为m,先找出a和b中较大的数赋给m,然后将m与c比较,从而找出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2、设计算法
Y N
N
Y
3、编写程序
print("请输入三种笔记本的优惠价(元):")
a,b,c=input().split()
a=float(a)
b=float(b)
c=float(c)
if a>b:
m=a
else:
m=b
if c>m:
m=c
print("优惠价最大的为:",m,"元")
III上机练习
1、先用数学方法计算,再上机验证。
①X=3
if x>3:
y=2*x
else:
Y=3*x+1
print(y)
②任输入三个数,如果任两个数的和都大于第三个数,则输出“能构成三角形”,否则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
a=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a:"))
b=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b:"))
c=int(input("任输入一个数c:"))
if a+b>c and a+c>b and b+c>a:
print("能构成三角形")
else:
print("不能构成三角形")
2、输入教材P79程序4-3,并上机验证。
IV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