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五上 第11课 问题的抽象 教案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五上 第11课 问题的抽象 教案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问题的抽象 教学设计
课题 问题的抽象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抽象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抽象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结合算法和编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目标 1. 理解抽象的含义,能够区分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2. 掌握抽象的过程,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抽象思维。3. 能够将抽象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了解抽象的含义。
难点 掌握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如何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问题的抽象。3.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抽象,以及抽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1.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 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问题的抽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抽象的含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 讲解抽象的含义,以及抽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2. 通过实例演示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本质。3. 讲解抽象的几个步骤,包括确定对象、分析特征、忽略细节、寻找共性等。4.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 1.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 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抽象的过程和实际应用。3. 尝试自己动手进行抽象操作。 通过讲解抽象的含义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抽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抽象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本质和操作方法。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课堂练习 1. 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抽象操作。2.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1. 动手进行抽象操作,完成课堂练习任务。2. 互相交流和学习,改进自己的作品。3. 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和建议,改进自己的操作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进行抽象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展示和点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操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快乐。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理解了抽象的含义和过程。首先,我让学生描述他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帮助他们将这个问题抽象为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个一般问题。最后,我让学生通过这个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得出他们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断强调抽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含义和过程。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讨论和思考。他们能够很好地描述出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这个问题抽象为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在讨论如何解决这个一般问题时,学生们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终,他们能够通过这个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得出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含义和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帮助他们将这个问题抽象为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含义和过程。同时,通过强调抽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更加重视抽象思维的培养,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 问题的抽象抽象的含义抽象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