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语音识别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语音识别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语音识别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课标解读:
本课应属于新课标中《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中“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内容,通过对比不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初步了解人工智能中的搜索、推理、预测和机器学习等不同实现方式。通过对常见人工智能应用的分类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同实现方式,认识各种实现方式的计算过程,了解其适用场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工智能基础》第5课,教学内容包括通过体验语音识别过程,了解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借助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实现将语音转换为文本,并了解影响声音识别的因素。
学情分析
学习能力: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的系统学习,学生有较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但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还未完成养成,八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正在迅速发展,可以认为已经具有较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知识储备:
学生在此前并未学习过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但对于语音识别已经听过或体验过,但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过程原理还不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语音识别,了解语音识别的过程。2.通过语音识别的对比试验,了解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的功能。3.利用Mind+调用百度AI接口,实现农耕园语音控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语音识别的过程。
教学难点: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的功能。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关键问题:学校智慧农耕园项目已初具雏形,实现远程手机或程序控制,是否有更为方便,适合老人幼儿的控制方式?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展示已有的物联网智慧农耕园作品。 引出问题:相对于手机或程序控制,有没有更为友好和容易使用的控制方式? 小组讨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答案:自动控制,语音控制
通过农耕园物联网作品引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的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应用场景迁移。

环节二:功能设计
关键问题:要用什么语音来控制什么设备。
意图通过功能设计,让学生明白语音控制的本质是文字和功能的对应,为后续学习和制作做下铺垫。

环节三:语音识别过程
关键问题:语音识别技术准确吗?语音识别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使学生对语音识别留下模糊印象,再通过语音识别过程的视频使得模糊印象清晰化,了解语音识别过程,攻克本课重点。并通过思考方言、同音字的识别问题,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对应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加深对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功能的理解,突破本课难点。

环节四:语音识别应用
关键问题:修改程序实现智慧农耕园语音控制功能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将功能设计实现,将语音识别结果应用于问题解决,使得学习达成闭环,提升学习知识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和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是从知识学习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升华。
环节五:课堂小结,评价提升
填写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师生总结本课学习要点。通过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本项目,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通过本课学习再完成智慧农耕园,语音控制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语音识别技术的概念,它的是识别的过程,包括声音数字化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语言处理,并了解它的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对所学内容更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