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上第2单元教学设计第3课时 图像编码巧理解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像素概念,知道图像由像素组成。了解计算机中图像的编码方式,通过模拟LED屏显示图像的,理解计算机中图像编码、解码的基本流程。2.课时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常用的字符编码,开始思考计算机如何显示图像。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分享、交流,能够通过引导,在活动中“做中学”“用中学”,体验计算机图像编码的过程。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位图,了解“像素”概念,还原黑白像素画、设计并绘制像素画。(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显示屏,用二进制编码数字图像,模拟计算机图像存储、传递过程,感知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优势。。4.教学环境网络机房、在线协作工具、开源硬件5.教学建议(1)“像素”一词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他们不知道像素到底是什么,用电脑自带的图片功能中的“放大”选项可以将图片放大至学生能看清像素小方格的程度(或播放教学资源“图片放大过程——像素”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图片是由无数个像素组成。(2)教师可以提供多种0、1编码的像素画让学生通过涂色解码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将二进制编码解码为图像的过程。可将教学资源“像素画”打印出来供学生还原图像,加强活动和实践。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家人所用的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是多少。并尝试用手机拍照。 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尝试发现背后的数据。问题讨论引入新课 展示不同像素的手机拍摄的图片,观察照片效果,引导学生对比照片详细信息,提问学生:影响图片效果的主要参数是什么? 教师提问“把这两张图片放大很多倍,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组成图片的小方格是什么?计算机如何利用这些小方格表示图像信息?引入课题:图像编码巧理解 学习借助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图片由无数个像素组成。任务一:像素 学习新知:像素出示任务:解码黑白像素画根据数字编码,给对应像素格子涂上颜色,解密图像编码。出示任务:绘制彩色像素画打开教学资源“像素画板.html”,选择喜欢的颜色为小方格涂色,创作像素画作品,并交流展示。 通过给小格子涂色,体验计算机将0、1数据转化成图像的过程。任务二:数字显示屏 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生活中的数字显示屏。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显示屏图片,推测数字显示屏是如何显示图片/文字的。出示任务:用模拟LED灯表示数字或其他文字、图案。任务要求:先设计图案,再进行编码,最后用开源硬件实现。 通过活动模拟计算机图像储存、传递与解码的过程。6.课时教学板书设计7.课时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课后继续完成像素画图像创作,发送到班级群中交流展示。选作作业:利用开源硬件设计一个小朋友的生日场景,先点亮“爱心”显示屏,然后再利用现有显示屏进行编码设计,表示小朋友的年龄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