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03课时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03课时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 2.通过多种活动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初步感知其范围,体验几种常见角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重 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难 点 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锐角和钝角的方法,感知锐角、钝角的范围。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各种大小不同的角有了印象,并知道了什么样的角是直角。教材例5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实物上的角的活动,抽象出锐角、钝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名称,让学生从分类的角度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但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角的度量的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基于“比一比”这样的操作活动来判定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在比较时,要让学生明白,此时正是比较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但对于一些明显大于直角或明显小于直角的角,学生可以直接依据直角的表象得出结论,不一定非得通过操作去“比”,所以要强化直角的表象,充分利用直角表象提高判定角的类型的效率。教材还提供了每个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钝角提供的是活动角,再次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学生对3类角的认识,也渗透了三角形角的特点。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感受角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找角、辨认角的活动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角的认识,从生活实物中找角,再从中抽象出角,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又能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给角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并概括每一类角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5的队旗和红领巾,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角。
二、在交流中复习
1.指着直角,问:这两个是什么角?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判断直角?
2.角家族中除了直角还有谁,你知道吗?
三、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才描出的角。
2.引发思考:这些角长得一样吗?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3.引入新课:今天认识一下角家族中的另外两个成员?它们是什么角呢?你们想知道吗?就让我们在这节课中寻找答案吧!
学习任务一:分类归纳,初步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从直观感知层面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给角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并概括每一类角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以三角尺上直角为标准,验证判定角的类别,直观、形象,接着让学生自主命名,对三类角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和更多探索的空间。
一、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二、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
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预设: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判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你是怎样验证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的呢?
预设: 用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所测角的顶点重合,然后把直角的一条边与所测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所测角的另一条边。如果在直角的张口内侧,就比直角小;如果在直角的张口外侧,就比直角大。
三、归纳整理,认识特征
1、尝试命名。
大家按照大小把角分成三类,其中一类大家都知道叫直角,其余的两类角叫什么呢?说说各人的想法。
预设:有学生预习以后知道分别是锐角和钝角,也可能会有学生取其他名,如大角、小角、尖角等。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明确概念。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数学上人们把这种尖尖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锐就是尖尖的意思;这类角不是尖尖的,和锐相对的就是“钝”,因此把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
学习任务二:利用直角的表象强化对锐角或钝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角,能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一、三角尺上的每个角都是什么角
预设:三角尺上有两个锐角,一个直角。
二、走进生活,找锐角和钝角。
1.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锐角?哪些物体上有钝角?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预设:角尺、折扇中的角、活动角
2.利用身边的物体做锐角、钝角和直角。
学习任务三:深化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深化认识。
1.用活动角拉一拉,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学生拿出活动角体会,看能拉出哪些角,能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锐角?直角呢?钝角呢?
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拉的过程中锐角有无数个,直角只有一个,钝角也有无数个。
锐角<直角<钝角
钝角一定大于直角,锐角一定小于直角。
二、小试牛刀
1.你周围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中有哪些角?
2.连一连
3.画一个角,和同桌说一说画出的是什么角。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想一想,填一填。
2.填一填。
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针和分针之间形成的角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 )角逐渐变成( )角,时针和分针继续转动,变成( )角。在这个过程中,时针和分针的张口逐渐变( ),角也随着变( )。
3.下面图形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4.数一数。
(1)有( )个锐角,( )个钝角。
(2)有( )个锐角,有( )个直角。
(3)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作业设计】
1. 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9、10、12题;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锐角和钝角
直角 锐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