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被动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被动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年级 高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四章 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等内容。 在本节的“问题探讨”中,教材用一个物理渗透装置演示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透。虽然半透膜不是细胞膜,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与通过细胞膜的被动运输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因此结合“讨论”中的三个问题,分析这个装置中水分渗透扩散的原理,可为后续学习“水进出细胞的原理”奠定基础。教材分别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举例,归纳出渗透作用的原理。通过分析探讨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实例,理解什么是渗透作用,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主动运输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都染上了红色。在清水中加入糖,一段时间,水变甜。学生也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吃比较咸的食物时,如吃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会出现口越来越干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2.说出动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教学重点 1.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2.说出动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 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学法指导 情境导学法,讨论法,问答法,多媒体演示法
核心问题设计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2.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如何?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情境导入】 通过演示小实验---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 引出扩散概念,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称为扩散。 思考:水分子的扩散也是如此吗? 引入新课 观察实验现象,对扩散现象有初步认识。
探究一、渗透作用 【问题探讨】 播放教材P62页中“问题探讨”的实验视频,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布置任务,展开问题探讨: 任务一:探究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根据教材P62“问题探讨”中的渗透现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会升高?为什么? 3.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会升高?为什么? 4.尝试概括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建构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水分子渗透作用的方向。 【归纳总结】 1.渗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渗透作用发生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3.渗透作用结果: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直到水分子进出速率达到动态平衡。 4.渗透作用方向:水分子是从溶液浓度低一侧向溶液浓度高一侧运输 设计意图:这样利用动画演示,增强直观感;设计“问题串”是为了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最终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进一步学习“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打下基础。 观看实验视频,阅读相关内容。 思考任务中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概括出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而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并结合示意图分析概括水分子渗透作用的方向。
随堂测 1.渗透作用装置一般有2种类型,如下图甲、乙所示: (1)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的速率 ; (2)分析初始时的浓度大小为:S1________S2 ; 当Δh稳定时,浓度大小为:S1________S2 。 (3)渗透过程:S1、S2的浓度如何变化? 理解:1)因为有高度差,因此平衡时也存在浓度差,原本浓度高的仍然是相对高的。 2)若没有高度差,则平衡时半透膜两侧的浓度是相等的。 右图所示的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红色的细胞色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3 000的蛋白质)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 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 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 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b侧为红色 D. 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为无色 技巧:(1)判断溶质微粒数, (2)判断水的相对含量, (3)再根据水分子运输方向判断
探究二、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过渡、提问】如果将装置中的漏斗换成动物细胞会有什么现象呢?一个动物细胞能否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呢? 课件展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结果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条件及现象。 分析结果,水进出动物细胞的情况: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 得出结论: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渗透作用 任务2:结合课本63页图4-1,利用渗透作用原理进行分析;小组合作完成本页的“思考讨论”相关问题(3分钟) 展示一系列问题,分析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作答。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这些有机物相当于教材P62“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什么物质?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什么条件? 5.想一想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适当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其中红细胞是否会吸水涨破,可以用吹气球为例解释,方便学生理解。 【归纳总结】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也是渗透作用。红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红细胞。 水进出其他动物细胞的原理与进出红细胞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渗透作用。 【生活情境】 当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吃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怎样把无生命的物理装置与有生命的动物细胞联系在一起,并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大胆猜想,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结果图片,思考讨论问题,分析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思考回答问题
课堂 小结
习题 巩固 1.人体正常红细胞是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装有a、b、c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a>b>c B.a>c>b C.a<c<b D.a<b<c 2.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30 min后,会发现( ) A.透析袋涨大 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3.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假设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开始时,液面a和b平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 B.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 C.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浓度相等 D.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 4.某科研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其中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不动(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渗透平衡后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 B.渗透平衡后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C.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加快 D.向漏斗内加适量清水Δh将变小
板书 设计 第1节 被动运输(第一课时)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