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孟德尔,认识豌豆花的结构及其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简述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过程及提出的假说。3、会写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遗传图解。4、记忆并区别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基本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难点:理解孟德尔假说并写出遗传图解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视频中的人物大家都认识吧,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被西方国家称之为“东方魔稻”,他不仅解决了 60年前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是我国现在粮食安全的重要武器。而袁隆平成功的基础是他精通的遗传学知识,这就不得不提到视频中的另一个人孟德尔孟德尔何许人也啊,他是遗传学之父,他的孟德尔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每一个遗传学研究者的必修课,今天我们就走进孟德尔的修道院,重走孟德尔的科研之路。如果你是孟德尔,要花费多少年才能发现遗传的秘密呢?二、引领学生探究孟德尔的科研之路首先,1分钟的时间确定你们小组的决策者、记录者和发言人,决策者需要手拿选择牌,记录者仔细看好记录表的规则现在,咱们走进修道院,里面一片生机勃勃,看着这些各种各样的植物,你心中产生了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哪些具有遗传研究价值呢?30秒讨论,给出你们团队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查阅学案上的资料,从豌豆山柳菊和玉米这三种植物中选择一种作为你们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空一分钟)1分钟讨论,发言人阐述你们的观点(学生作答)为什么不选择山柳菊和玉米作为实验材料呢?(学生作答)总结一下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学生作答)“相对性状”,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当年孟德尔研究了 34个品种的豌豆,共发现了 7对相对性状现在,请你选择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30秒讨论(学生作答)当你坐在院子的时候,看着满院子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心中灵机一动,他们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如果我们人为的进行授粉杂交,后代是什么性状呢?说干就干,咱们先来研究一下怎么人工异花传粉(视频播放)第一个问题,举手作答(学生:由于豌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很好,也就是我们要在他完成自花传粉之前去除雄蕊第二个问题,举手作答(学生:纯种高茎提供的雌蕊,纯种矮茎提供了雄蕊)所以,谁做了母本,谁做了父本呢?(学生:......)第三个问题杂交之后,咱们把后代培养了一年,发现长出来的竟然都是高茎,矮茎去哪了呢?消失了吗?(学生:没有)反正这一代我们是没发现,那咱们再种一代吧,好不好。我们将子一代的高茎豌豆自交产生后代,经过一年的培养,你惊奇的发现,矮茎又出现了,看来矮茎这个性状在子一代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藏了,所以,我们可以称矮茎这样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而在第一代表现出的高茎则可以称为显性性状。在子二代这两个性状又分离开来了,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什么?(学生:性状分离)之后我们又对这些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计数,得到的数目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致比例是多少?(学生:3:1)这是偶然吗?并不是,当年孟德尔又对其他六对性状进行了计数,都是接近 3:1的比例,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子代能够延续亲代的性状,一定是有某种物质传下来了,请选择你心中的这个遗传物质,1分钟讨论选择 B,为什么呢?请发言人来解释。(学生:没法解释性状分离)很好,那么现在我们姑且称这些颗粒为“遗传因子”,继续再来思考,子一代中控制矮茎的遗传物质消失了吗?(学生:没有)所以在子一代这个个体中,控制茎的高度的遗传因子至少有几个?(学生:2个)现在我们尝试着解释这个现象,首先阅读学案资料,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完成的同学,起立,小组合作完成你们的模型【模型解释】来,首先介绍一下你们为什么这样设置1、为什么高茎与矮茎豌豆的细胞中,你们放了不同颜色的球? 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不同的性状2、(手拿高茎球)为什么选择了蓝色的球呢?那这种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我们可以称为什么? 显性遗传因子3、为什么你们的配子中只有一个球? 为了保证子代与亲代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两个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感谢两名同学的分享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刚刚同学们所提出的假说,其中,显性遗传因子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遗传因子可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老师也大胆猜想一下,我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应该是随机的。建立在这样的假说下,我们能不能解释第二个实验呢?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学案上的遗传图解完成的同学小组交流一下,在小白板上展示你们的答案【白板展示】现在请六名同学将你们的结果来前面展示出来,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到这些遗传图解,一个完美的遗产图解应该有对每一代的标记,并且注明亲代和子代性状,更好的还标上了比例,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感谢这几名同学的分享然而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结果。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已经完成了哪些实验,在自然状态下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的自交,以及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学生: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得到了杂种高茎,第二个实验做了杂种高茎的自交,现在我们还能作哪些实验呢?(学生:......)纯种高茎与杂种高茎你预测一下,后代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是高茎)比较简单,那么杂种高茎和纯种矮茎呢?请同学们尝试写一下后代及比例(学生:后代高茎比矮茎为 1:1)这是我们的推测,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实验验证,结果是 166株后代中 87株为高茎,79株为矮茎,可以验证我们的假说,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分离定律三、总结分离定律同学们,我们本节课,通过这些步骤最后得出结论的方式被称之为假说-演绎法,相信这节课,同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一名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探索精神,希望将来你们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就像我们的袁隆平爷爷【视频】在去年袁隆平爷爷还在为我们考虑怎么能既吃饱又吃好,而在今年的五月份,袁爷爷却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他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袁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你们这样的学子,他的梦才能延续下去,最终取得成功!测评练习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3.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最佳办法是()A.让它与另一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杂种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4.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为 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始终处于科学研究情境中,并获得相应的科学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学科魅力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测试表明,建立起来的概念是形象生动的、深刻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