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 七年级下册 信息科技 第2单元第6课 常见的传感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 七年级下册 信息科技 第2单元第6课 常见的传感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常见的传感器 教学设计
课题 常见的传感器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第二单元《探秘物联网》的第6课,《常见的传感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原理和掌握传感器类型。在课程内容上,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通过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对物联网技术的认知水平。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通过学习传感器原理和类型,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对周边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关注程度,使学生意识到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2.计算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理解传感器技术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探究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应用,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在使用传感器技术时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网络安全,践行信息社会责任。教学重点:传感器原理、传感器类型及其应用、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
重点 了解感知技术
难点 掌握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各种传感器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引发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观看实例,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其他传感器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教师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指定物理量或化学量,并将感知结果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输出的装置。2.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元件的感知、信号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3.感知原理:传感元件根据被测量的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变化,引起自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变化。4.信号处理:传感元件将感知到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信息信号。5.输出信号:将处理后的信息信号输出给后续的信息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控制器等。环节二:介绍传感器的类型及其应用1.图像传感器:主要用于摄像头、扫描仪等设备,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声音传感器: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如麦克风、扬声器等。3.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4.还有其他类型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环节三:探讨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实例1.智能家居:利用传感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实现自动控制和优化室内环境。2.智能交通:通过传感器采集道路状况、车辆信息等,实现智能导航、道路安全预警等功能。3.医疗健康: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如心电图仪、血压计等,有助于对人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和诊断。4.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如生产线上的物料检测、设备故障诊断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知识点,与同学展开讨论,加深对传感器原理和类型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为课堂练习打下基础。
课堂练习 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传感器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分享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案例。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收获。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传感器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兴趣。
板书 常见的传感器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类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