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 七年级下册 信息科技 第2单元第5课 感知与识别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 七年级下册 信息科技 第2单元第5课 感知与识别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感知与识别 教学设计
课题 感知与识别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感知与识别技术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物联网其他相关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感知与识别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意识。2.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解决问题。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条形码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了解感知与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重点 了解感知技术
难点 掌握识别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物品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感知与识别。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观察实物物品,发现物品之间的联系,对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产生好奇心。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对本周的课程内容产生期待。 通过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新知识的讲授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讲解条形码识别技术1.介绍条形码的构成及其含义:条形码由横向的条纹和纵向的空白组成,每个条纹和空白都有特定的含义,用于表示不同的信息。2.阐述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扫描仪捕捉条形码图像,然后通过算法解析图像中的条纹和空白,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信息。3.应用场景举例:商品零售、物流配送、医疗药品管理等。环节二:讲解二维码识别技术1.介绍二维码的构成及其含义:二维码由方形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包含一定的信息,通过编码规则将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2.阐述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扫描仪捕捉二维码图像,然后通过算法解析图像中的模块信息,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信息。3.应用场景举例:手机支付、文件共享、网站链接等。环节三:讲解射频识别技术(RFID)1.介绍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无线电波在读写器和标签之间进行通信,实现信息的读取和写入。2.阐述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读写器发射无线电波,标签接收无线电波并返回含有信息的无线电波,读写器解析无线电波中的信息。3.应用场景举例:智能交通、仓储管理、动物追踪等。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跟随教师的思路,了解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跟随教师的思路,了解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并总结条形码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学生解决疑问。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条形码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见解,共同总结出各种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这些技术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学生代表分享学习收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对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意识。
板书 感知与识别感知技术条形码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频射识别技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