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掌握估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以“引入2”为例。课件出示复习题:用竖式计算。284×7= 12×34= 43×26=指定三名学生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堂指点。课件出示完整解题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师:前面学过的笔算乘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设计意图: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通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45千米。李叔叔乘火车经过了多少千米?1.理解题意师:怎样解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通过读题能正确理解题意,完成填空。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李叔叔从该城市乘火车到北京用了12小时,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5×12。师:组内讨论一下怎么计算这道算式!2.探究145×1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估算。师:145×12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先尝试估算。你是怎么估的?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分享估算过程。生:我把145估成150,12估成10,那么150×10=1500,所以145×12≈1500。师:为什么要这样估算呢?生:在估算时,一个因数估大了,另一个因数估小了,估算结果比较接近准确值。师:那如果我们想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具体有多少千米,最好的办法还是笔算。方法二:笔算。师:145×12你能列竖式算一算吗?试试看。学生先独立试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最后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指正。师:老师选择了几个同学的笔算过程,请他们来给大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指定学生分析计算过程。师:我看了很多学生的计算过程,很多学生在算145乘2这一步时都做得非常好,大部分同学都能算出145×2=290。师:同学们思考一下用十位上的数去乘145的时候结果要写到哪一位上?生:十位。师:那这时候我们得到的式子是:145×10=1450。在竖式上的个位我们要记得补“0”,再将两次乘式结果相加。课件出示完成列式过程。二、小结1.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检验师:怎样知道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的呢?(验算)我们该怎样验算?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动画展示计算器计算。师:那通过计算器演示我们发现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四、做一做:(教材P47)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再次强调计算步骤: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师:通过这四道题的练习,同学们观察一下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设计意图:迁移类推是我们解决问题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尝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及分析、概括的能力。本节课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把数位对错的情况,设计了让学生边说算法、边结合情境的意义来理解为什么第二次乘得的积中的5要跟十位对齐,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当堂练习 及时反馈】一、入门1.选择。(1)用竖式计算246×12时,因数12个位上的2乘246得( C )。A.246 B.472 C.492(2)502×31的积最接近( A )。A.15000 B.18000 C.12000(3)下面是一道三位数乘两数的竖式,把第一次乘得的积记作A,把第二次乘得的积记作B。比较A、B的大小,结果是( B )。A.A>B B.A<B C.A=B2.王老师购买了23个单价为153元的电话手表。请将下面算式补充完整,再填一填。3.小小医生。二、巩固4.小鸽子送信。5.“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等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华家骑单车每天抵消28千克二氧化碳,一年(365天)能抵消多少吨二氧化碳?365×28=10220(千克)10220千克=10.22吨答:一年能抵消10.22吨二氧化碳。6.一套故事书138元,林老师要买26套,带300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138×26=3588(元)3588元>3000元3588-3000=588(元)答:带3000元不够,还差588元。三、挑战7.竖式谜。四、拓展15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格子乘法”。以46×75为例,算法如下:请你模仿左边例子,算出283×49的积。【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