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小数乘法(表格式)作业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表格式)作业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
适用单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 (
小数乘整数(买文具)
) (
小数乘法
)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搬家)
) (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街心广场)
) (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包装)(蚕丝)
) (
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手拉手)
) 教材分析 本教材按“情境+问题串”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本单元主要知识点有:《文具店》探索的是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口算方法;《小数点搬家》是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街心广场》探索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的乘法进行计算;《包装》与《蚕丝》是对前面所学小数乘法的认识,学习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数学情境和设计的问题,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以及加、减、乘混合运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够理解等式的意义。 3.能运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习题练习,在小数乘法运算正确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二、单元作业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2.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解决问题。 3.知道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各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能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并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和小数混合运算。 5.能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6.能够运用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对小数混合运算进行简算。
设计意图及设计思路:
《买文具》是在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作业设计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清等量关系尝试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是通过面积模型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三部分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小数点搬家》围绕“小数点搬家”的活动作业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助元、角、分和数位顺序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二部分借助面积,探究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街心广场》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借助面积模型获得小数乘小数的结果,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各乘数小数位数之和。 《包装》作业设计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能够用适当方法估计并计算,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部分是结合解题过程掌握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第三部分是通过计算与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蚕丝》作业设计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独立解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部分是知道计算小数乘法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第三部分是进一步感悟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手拉手》学习了小数混合运算。作业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用原来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律解决小数实际问题;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作业一 作业类型 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假期作业
作业内容(精练精讲) 设计说明及参考答案:
买6支铅笔多少元? 买8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0.2元 第1.2题结合具体情境,巩固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 第1题:0.3×6=1.8(元) 答:买6支铅笔1.8元。 第2题:0.2×8=1.6(元) 答:买8块橡皮需要1.6元。
3.涂一涂,算一算。 0.3×5=
0.01×10= 看图说一说,并过河。 我这样说:1.414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变成14.14. 看表格,说一说,填一填 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0.30.030.003
(1)0.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从3个()变成了3个(),()是0.3的()。 (2)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就从3个()变成了3个(), ()是0.03的()。 (3)0.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从3个()变成了3个(),()是0.003的()。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算一算,说一说。 算式4×0.3=0.4×0.3=0.13×2=0.13×0.2=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
我发现: 想一想,填一填 25×4=100 125×8=1000 ()×()=10 ()×()=100 ()×()=1 ()×()=10 ()×()=0.1 ()×()=1 ()×()=0.01 ()×()=0.1 竖式计算 4.8×0.25 0.32×0.8 9.8×0.5 4.8×1.2 0.32×1.2 9.8×1.03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2.3×1.2= 2.3×1.05= 2.3×1= 2.3×0.9= 2.3×0.86= 从上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在 里填上“>”或“<” 138×0.9 138 1×0.86 1×2.4 9.2×0.42 0.42×9.2 8.76×1.3 8.76 我会填 计算1.2+0.9×(5.72-4.31)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0.25×(4.2×4)=( × )×( ),这个算是运用了乘法( ) 5.4×0.6+5.4×0.4=( )×( + ),这个算是运用了乘法( ) 把1.28-1.23=0.05,8.4×0.05=0.42列成综合算式( ) 12.计算 2.6+1.4×3 0.89×4.8+0.89×5.2 10-0.34-0.06 (8+0.8)×1.2 0.25×3.7×0.4 4.15+3.24+9.85+6.76 第3题借助直观模型画一画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第4题通过练习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相当于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让学生同理得出除法与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5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巩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结合小数的意义,说一说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6题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后把两个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填在表内,总结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第7题巩固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第8、9、10题通过直接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并结合计算、比较,渗透乘数大小与积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在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乘数与积的大小规律。 第11、12题通过练习体验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在小数范围仍然适用。能独立进行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并能解决小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第3题: 0.3×5=1.5 0.01×10=0.1 第4题: 18.1×10=181 9.87÷10=0.987 43.21÷1000=0.04321 1.4×100=140 0.01÷1000=0.00001 1.414×10=14.14 0.1×1000=100 36.9÷10=3.69 3.14×100=314 0.618×100=61.8 第5题: (1)0.1 0.01 0.03 (2)0.01 1 3 100 (3)0.001 1 3 1000 第6题: 1.2 0.12 0.26 0.026 0 1 2 2 1 1 0 1 1 2 2 3 第7题: 2.5×4 12.5×8 0.25×4 1.25×8 0.25×0.4 1.25×0.8 0.25×0.04 1.25×0.08 第8题: 1.2 0.256 4.9 5.76 0.384 10.094 第9题: 2.76 2.415 2.3 2.07 1.978 第10题: < < = > 第11题: 减 乘 加 0.25 4 4.2 交换 5.4 0.6 0.4 结合 8.4×(1.28-1.23) 第12题; 6.8 8.9 9.6 10.56 0.37 24
13.谁买菜用的钱多? 20元/千克 0.8元/千克 爷爷:我买了0.5千克鱼。 奶奶:我买了4千克白菜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园丁叔叔靠墙用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花圃。 需要用多长的篱笆? 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每平方米施0.8千克的肥料,这个花圃需要施多少千克的肥料? 小红和爸爸、妈妈去长城,往返交通费要用多少元? (
单程票价每人
26.5

儿童半价
) 第13、14、15、16题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 第13题: 0.8×4=3.2(元) 20×0.5=10(元) 3.2<10 答:爷爷买菜花的钱多。 第14题: 1.2×1.2=1.44(米) 0.33×1.4=0.462(吨) 答:草原牛身高是1.44米,体重0.462吨。 第15题: (1)4+2.7×2=9.49(米) (2)2.7×4=10.8(平方米) (3)10.8×0.8=8.64(千克) 第16题: 26.5×4+26.5=132.5(元) 答:往返交通费要用132.5元。
作业要求 独立完成。 书写美观。 解题过程步骤完整,能够正确解答。 必做题:第1、3、5、6、7、8、9、11、12(选3题)、13、14题, 选做题:第2、4、10、15、16题。
预估时长 15分钟
评价方式及标准 全部批阅,从书写、解题步骤、正确率、选做情况多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等次为A,B,C,对A给予表扬鼓励,B要求错题更正在错题本上,C要求错题更正在错题本并进行当面辅导。
特色及创新点 作业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题型多样化,应用题数形结合,充满趣味性、探索性。 作业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页可视内容调整为1-2页,其他资料(如:音视频、评价表格等),在系统内上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