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观察物体(三)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例1);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例2)。本单元内容的编排,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观察物体(三)——例1、例2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的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例1);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例2)。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获取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2.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以及几何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各种立体图形,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动手操作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的直观观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还原出相应的几何体,需要学生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逆向思考,推理出几何体的原形,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数学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3.核心素养目标(1)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摆几何体的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学习重点难点(1)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2)借助空间想象还原几何体。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课件出示下图。 2.学生交流完后,课件呈现完整结果。 3.导入新课。 师: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观察物体”。学生活动1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照样子摆一摆,然后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一看。 2.学生交流结果。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准备。环节二: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2例1(1)。 (1)引导学生读题,明确探究问题。 (2)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3)师生交流摆法。 (4)让学生观察自己摆的几何体,说一说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结论:这些图形的摆法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先摆好3个小正方体,从前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再在3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任意摆一个。 2.课件继续出示教材P2例1(2)。 (1)引导学生读题,明确探究问题。 (2)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3)师生交流摆法。 (4)让学生观察自己摆的几何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结论: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拼摆出不同的几何体。学生活动2 1.学生读题,明确探究任务。 2.学生动手拼摆,小组内验证交流方法。 3.全班展示交流。 4.学生观察摆好的几何体,探究其中的规律并交流。 5.学生读题,明确探究任务。 6.学生按照要求开展小组活动。 7.全班展示交流。 8.学生观察,并举手发言。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根据一个面看到的图形摆几何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环节三:根据三个面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教师活动3 1.课件出示教材P2例2。 2.引导学生读题,明确探究任务。 3.师生交流摆法。 引导学生回顾摆放的过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结论: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体,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学生活动3 1.学生读题,明确探究任务。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3.学生回顾摆放的过程,探究其中的规律并交流。活动意图说明:有了前面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体的经验,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还原的逆向思考。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3练习一第1、2题。 2.发展性作业。 (1)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4题。 (2)有一个用小正方体积木拼搭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用数字表示这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所用的小正方体积木的个数,正确的是 。 (3)小勇用6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几何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 3.拓展性作业。 (1)一个几何体,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下: 这个几何体至少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最多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 (2)用小正方体靠墙摆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 ①摆这个几何体一共用了( )个小正方体。 ②从图中取走( )号小正方体后,从前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环节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例1 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几何体,其摆法是多样的。 例2 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体,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几何体的形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