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3.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渗透思想由课堂谈话导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于本节课当中。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加深理解,数学结合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二、复习铺垫,引入新课出示课件,计算下面各题(幻灯片展示口算题,分数乘整数计算)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三、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呈现数学文化,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谁能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去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并清晰表述出一半指的是二分之一。2.你认为这句话对吗?(鼓励孩子大胆去说,尊重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并鼓励学生充分验证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争议,尊重课堂生成,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为后续的验证做好准备。3.学生活动1。(教师课前已经准备好纸条,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验证自己的观点)问题1:第一次取了谁的一半?剩下的部分占整个纸条的几分之几?你能 写出算式吗?问题2:第二次又取了谁的一半?剩下的部分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你能写出算式吗?问题3:第三次又取了谁的一半?剩下的部分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你能写出算式吗?1的 1× (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的 ×(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的 ×(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问题四:第四次,剩下的部分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第五次呢?第六次?取得完吗?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数与形的结合,验证了古人的观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活动,学生不仅验证了古人的观点,而且理解明白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 意义。4.学生活动2(通过学生活动1,我们通过折的过程,不仅列出了算式,而且能得出算式的得数,学生大胆猜一猜,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问题1:乘等于,说一说的4是怎么计算得来的,的1是怎么计算得来的?问题2:×等于,说一说的8是怎么计算得来的,的1是怎么计算得来的?问题3:大家猜一猜分数×分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猜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调动学生验证的积极性。5.学生活动3(数学上不能仅仅靠猜测,更重要的需要验证,出示课件,×,教师提前准备好学具,用长方形的指折一折,涂一涂)问题1:×表示的含义是?问题2:先独立思考,如何折出,如何折出的,如果你有想法了,在组内交流,折一折涂一涂,得出最后的结果。问题3:通过折纸的过程说一说,乘等于,16是怎么得来的?3是怎么得来的?(一定要结合折纸的过程说一说,加深学生理解算理)问题4: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算理的理解。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学生猜测,加强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掌握和巩固。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学习单,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题。涂一涂说一说算一算×=×=×=设计意图:再次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具体计算中能合理进行约分。2、再具体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此环节涉及两个习题)问题1:淘气过生日,淘气吃了整个蛋糕的,爸爸吃了剩下蛋糕的,爸爸吃了整块蛋糕的几分之几?问题2:小明用一张纸的折星星,用剩下纸的折千纸鹤,折星星用的纸多还是折千纸鹤用的纸多?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