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小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小数,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内容要求”中提出“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逐步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学业要求”中提出:能直观描述小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教学提示”中提出“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单位,进一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
教材分析
主题图:
1.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教学“认识小数”,首先呈现三幅图,从质量、价格、体温几个方面,引出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指出“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介绍小数点,教学小数的读法。
3.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例1:
(1)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量身高”的具体情境,教学一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
(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
(3)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首先,呈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线段图,为学生用分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直观支撑。(其中箭头表示“从起点到这个位置的长度”为“1分米”或“3 分米”。)然后,揭示一位小数的含义,并给出写法。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1.3”这个小数。
“做一做”:
选取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的关系,丰富具体情境范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并巩固小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虽然是学生首次学习小数,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对于小数并非一无所知。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单元时,学生对用小数表示物价就已有了初步地感知与认读,而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 84、85页,例 1、做一做、练习十八1--4题,主要内容为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3.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认识小数的含义,能运用生活经验,对简单小数作出解释,并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能正确读出小数,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实际含义以及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小数在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
【教学准备】
长方形、圆形纸片,米尺。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小数、揭示课题。
1.微信抢红包
金额分别是1.73、0.97、28.28、15.40。
2.认识小数
师:这些数和我们之前认识的数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个小圆点。)
师: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小数)
师: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呢?(小数点)
师:小数点把一个小数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3.揭示课题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活动探究、读写小数、理解含义
(一)读写小数。
1.读小数
试读1.73,如果小数部分有读“七十三”的情况要纠正应读“七三”。
读完 28.28,追问:这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看起来完全一样,读法一样吗?(不一样?)
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怎么读?(二十八)
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呢?(二八)
总结: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要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像读电话号码一样。
齐读后两个。
生活中的小数
3.写小数
仔细观察小数点,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以一个气球0.1元为例,先书空,再出示四名同学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怎样写不合适,怎样写更规范,然后在练习本上写出其它分数。
(二)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认识 0.1元,知道1/10元也可以写成 0.1元。
一个气球的价格是0.1元,0.1元具体是多少钱呢?(1角)
活动一:如果用长方形或圆形纸来代表一元,你能在上面表示出 0.1元吗?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怎样找到0.1元;
(2)再画一画、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0.1元。明确要求后开始合作活动。
汇报展示一:把长方形竖着依次平均分成十份,涂了其中的一份,就是 0.1元。
(引导说出要平均分、为什么要平均分成10份。)
汇报展示二:把长方形横竖平均分成十份,涂了其中的一份,就是 0.1元。
汇报展示三:把圆形从圆形放射状平均分成十份,涂了其中的一份,就是 0.1元。
思考:
(1)大家涂的样子不同,为什么都是0.1元?
(2)找0.1元的过程让你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个分数?(十分之一)
小结板书:0.1元和1/10元一样,都是1角,0.1元是 1/10元的另一种写法。1角是1/10元也可以写成 0.1元。
2.认识零点几元,初步感受十进制。
活动二:你能继续涂一涂,表示出几分之几元和零点几元吗?
(1)先自己涂一涂。
(2)完成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涂了几角,是几分之几元,也是零点几元。
汇报展示一:2角是十分之二元,也是0.2元。是把1元平均分成 10份,取其中的 2份。
师:0.2元里面有几个0.1元?
汇报展示二:8角是十分之八元,也是0.8元。是把1元平均分成 10份,取其中的 2份。
师:那 0.8元里面有几个 0.1元?大家一起数一数。
师:8个 0.1元再添上一份是几个0.1元?9个0.1元是多少?再添上一份呢?(一元)一元里面有几个 0.1元?(10个 0.1元)十个 0.1元就是一元。
3.总结只有十分之几才能写成零点几。
刚才咱们借助人民币认识了小数,发现小数和分数是有联系的。在这个图形里,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也是零点几?
1/10也是 0.1,
2/10也是 0.2,
5/10也是 0.5,
8/10也是 0.8,
3/10也是 0.3,
出示一个反例,3/4,用小数表示不出来了,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十分之几才能写成零点几。
4.拓展认识。
(1)1.8
(2)2.3
(二)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在米尺上找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1)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其中的一份是1/10米,也是0.1米。)
(2)0.3米。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3)0.9米。0.9米里面有几个0.1米?
(4)10个0.1米就是1米。
身高中的小数。
刚出生平均身高是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也是零点几米?
上小学的平均身高是1米2分米,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郭老师身高接近1.6米,具体是多高?
姚明身高接近2.3米,要比2米还多出3分米。
(三)在数轴上数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课件呈现米尺抽象成数轴。
1.从0到1该怎么数呢?谁能用刚刚学的小数的知识试一试。
10个0.1是1。
2.数轴延长,用0.1为单位数起来太慢了,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如果继续延长,可以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十进制。
三、小数的历史
四、总结收获,了解单元知识结构。
1.这节课我们借助1元和米尺认识了小数,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想学习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
3.呈现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