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直线上表示数(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直线上表示数(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在直线上表示数——例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材结合活动情境,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即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教材试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通过学习,学会用标有正、负数的直线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初步认识了负数,了解了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本节课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向西走多少米”“向东走多少米”这一表示距离和方向的实际问题,引出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从具体数量过度到直观模型,但为了不增加难度,没有使用“数轴”这样的抽象名词,而是用已有名词“直线”来表示。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3.核心素养目标
(1)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正数、0和负数的排列特点。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起点、行走方向、行走距离等生活概念与直线上的点以及相应的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1)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2)根据直线上的点以及正负数说出其代表的含义。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1 自主完成练习,交流汇报。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正、负数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负数相关知识作铺垫。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例3,说一说题目已知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到达的位置。然后指名汇报,规范画图。 3.让学生观察画出来的图,说一说直线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总结:数学中,经常用带箭头的直线上的点表示数。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学生活动2 读题,了解到4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要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到达的位置。 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并用0表示起点。 3.观察思考,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理解行走方向、行走距离等概念,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在直线上表示四人的行走距离和方向,通过交流、评价感知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环节三: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5做一做。 2.发展性作业。 (1)如果把一个人先向东走5m记作﹢5m,那么这个人又走﹣4m是什么意思?这时他距离出发点有多远?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2)先填一填,再在直线上描点表示-2和-4。 3.拓展性作业。 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m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100m处,小敏从书店出发沿大街向东走了35m,接着又走了-55m,此时小敏的位置在( )。 A.文具店 B.玩具店 C.文具店以西40m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解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环节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在直线上表示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