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图像编码 教案 四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图像编码 教案 四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图像编码》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图像编码》是浙将教育出版社《数字世界》四年级下册第2课,是第一单元《数字世界》的第2课。互联网、大数据的加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数字生活。数字技术正悄悄地改变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已经介绍了数字化的概念与作用,数字化的过程与应用。本课主要介绍数字图像与二进制,图像数字化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敢于合作,善于表达,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能在线协作学习,知道互联网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在上节课中简单了解了数字化的概念与作用,数字化的过程与应用,但是对互联网中的常见素材图像、视频、音频等的数字化还不够了解。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数字图像与二进制。2.图像数字化的过程。 【信息意识】 了解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优势,体验信息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所必须的编码和解码步骤。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字化的概念与作用,数字化的过程与应用。
教学难点:数字化的过程与应用。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
学习资源:PPT课件
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作品评价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七、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讨论学籍系统需要更新同学们的证件照,有些同学的证件图片格式不符合上传要求,该如何解决呢 引出课题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编码生成的图像,计算机才能处理。随着数字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图像以数字形式被存储起来。 从学生熟悉的学籍系统需要更新同学们的证件照,有些同学的证件图片格式不符合上传要求如何处理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认识数字图像活动一:认识数字图像通过网络搜索,认识数字图像和像素。数字图像是在计算机上显示和处理的图像,一般由许许多多的像素组成。像素的作用是决定图像尺寸的大小,像素越大图像的尺寸越大,图像也越清晰。2.图像数字化活动二:图像数字化通过网络搜索,认识图像数字化。数字化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图像数字化是通过照相机、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将采集到的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图像的过程,一般用二进制来表示。二进制只有两个基本符号“0”和“1”,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计算机中所有文件都可以用“0”和“1”表示。例如,十进制10表示的数值是10,二进制的10表示的数值是2。图像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按一定规则进行编码,最终以文件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同一图像编码成不同类型后,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不一样。)小知识:计算机中存储容量最小的单位是比特(bit),1个二进制位表示1个比特,但是由于比特所能表示的值太小了,实际上计算机以8个比特为一个基本单位,称为字节(Byte),简写为B。常见的还有KB、MB、GB、TB等。1B(字节)≠8bit(位)1KB(千字节)=1024B(字节)3.数字图像的应用随着图像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发展,数字图像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业工程、文化艺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拓展:数字图像可以分为矢量图和位图。矢量图是一种缩放不失真的图像格式,任意放大都不会影响清晰度。 通过网络搜索,认识数字图像和像素。通过网络搜索,认识图像数字化。了解常见的存储单位。了解数字化图像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1.同一图像编码成不同类型,文件大小有什么变化 2.假设用“0”代表白色方格、“1”代表黑色方格,请根据左图在右图中填写对应的编码。 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图像编码数字图像与二进制图像数字化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