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53~5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过程与方法: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资源: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三个长方形、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不知大家都完成了没有?哪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预习收获?预设: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师:还有哪些困惑。(自由谈)2.谈话引入课题。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你们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老师这有一张名片,如果想知道名片到底有多大?要求名片的实际面积就是求什么的面积?生:长方形的面积。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来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二、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一)独立思考,自主探究。1.通过摆一摆求长方形的面积。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的主题图。师: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师参与。师生交流。预设:生1:我摆了6个。生2:我也是,你们看,每行3个,有2行,二三得六个。师:你们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吗?预设:生1:1×6=6(平方厘米)生2:2×3=6(平方厘米)(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1.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4人一小组,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交流然后将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3)学生分组操作, 达成共识后,在班级内展示汇报。为了使学生易于发现规律,需要将三个图形的数据重新确定一下,即图①长3厘米,宽2厘米;图②长5厘米,宽2厘米;图③长4厘米,宽3厘米。预设:第一组:图①我们摆了6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第二组:图②我们摆了10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第三组:图③我们摆了12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投影出示结果记录表: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图① 3 2 6图② 5 2 10图③ 4 3 12师: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出示:课件(1)借助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求正方的面积。(2)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探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一行摆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正好摆了3行,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3=9(平方厘米)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精要点拨,达成共识。出示:微课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微课视频,说一说,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小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三、巩固拓展 理解应用同学们真了不起,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很不错,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呢(课件出示)学习检测单第一关:求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长/厘米 20 20 15 12 11 10宽/厘米 17 15 10 10 10 10面积/平方厘米个体尝试,独立完成,进一步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第二关: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师指名板演,做完后师生交流、评议。第三关:解决问题。邻居张爷爷有一块长6米,宽2米的长方形花生地,张爷爷家的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先认真审题,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纠错评价。四、反思评价 衔接迁移1.小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能不能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的表现?2.布置实践性作业:小明家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4米,小明家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推送下节课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学生课后预习新课。板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