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5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5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面 积
第5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例6、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2.经历探索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预设: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师:我们知道,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1.探究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6】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我是这样算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就是1×1=1(平方分米)。
预设2: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米,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大家通过这两种方法都求出了大正方形的面积,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预设:这两种方法都是求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同样的正方形面积肯定相同,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想一想】
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请你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
预设:根据图中的一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或者10分米。边长看作1米的时候,面积是1×1=1(平方米);边长看作10分米的时候,面积是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师:通过上面的推论,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现在,你知道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了吗?
预设: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解决简单的两个面积单位换算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例7】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外形近似一个正方形,边长是80厘米;要解决的问题是“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师:请大家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交流。
预设:80×80=6400(平方厘米)
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换算的过程。)
3、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指名汇报并说清楚换算过程。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刘叔叔买了一块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防滑玻璃,这种玻璃每平方分米2元钱,刘叔叔买玻璃花了多少钱?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开展的。本节课,我通过“由旧引新”的方式,先回顾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生探究提供经验,然后明确本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在学生结合直观图探究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关系后,提示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类推出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在教学例7时,也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单位换算的价值。整节课都是有序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