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编码的规则制订 教案 四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编码的规则制订 教案 四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XXXX小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 2023学年第1学期
第14课 编码的规则制订 上课时间 第(19)周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数据编码的基础知识,并初步认识到数据编码的价值与意义。本课将通过制订编码规则的实践来帮助学生深人理解编码可实现对信息社会有组织、有秩序的管理。本课响应课程标准中“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管理,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要求。
学生已初步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掌握了收集和分析身边数据的技能,知道可以通过编码建立数据间内在联系。为了更好地从编码的视角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编码问题,本课安排了“准备编码的数据”“制订编码的规则”“数据编码方式多”三块内容。本课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制订简单的编码规则,用可视化的方式解释该编码规则及其作用。“探索”环节以同一单词不同的编码方式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建构”环节的导语中明确编码规则制订的影响因素,进而引出在建构一环节中需要准备编码的数据,收集相关物品的名称、位置、数量等。建构二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为数据制订合适的编码规则,理解编码是基于规则生成的,有效的编码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则。鉴于编码规则的多样性,设置了“试一试”栏目,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编码最合理。建构三环节安排了对多种编码方式的认识活动,进一步呈现具体编码时规则的多样性,也是为下节课比较不同编码方式之间的效率做铺垫。
本课设置练习“制订自己的编码规则”的目的是倡导真实性学习,让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参与度。该练习可在课中穿插进行。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待编码的事物,估算信息量,选择编码长度。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制订合适的编码规则。
重点难点
重点:制订合适的编码规则。
难点:估算信息量,选择合适的编码长度。
学习准备
1.普通教室、体育馆、图书馆、食堂。
2.教学演示文稿,关于手语编码、摩尔斯码的图片或视频。
3.待编码物品信息表、“项目通行证”等实物或教具。
学习过程设计
一、回顾导入
1、回顾旧知
生来说一说,上段时间我们学习的内容
编码、数据、有序的世界
揭示课题
师:世界就编码而有序,那么怎么来进行编码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制订编码规则。来为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二、新知学习
1、探索——生活中有趣的编码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编码方式,试着用其中的一种编码表示一个单词。
2、建构
生活中不仅数据无处不在,编码也是如此。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编码规则。设计时需要考虑编码的应用环境、编码方式、管理需要等多种因素。
1.准备编码的数据。
编码前,需要先将待编码的物品进行分类和统计。如教室里有课桌、椅子、灯、门、黑板等很多物品,可根据编码需要,统计物品的名称、位置、数量等数据。
【试一试】
教室里,有哪些物品需要被编码管理?
序号 物品名称 位置 数量
1 课桌 8幢3楼东1教室 40
2
3
4
5
2.制订编码的规则
制订编码规则时,应考虑通过编码实现物品的便捷管理。数据被编码后应简单明了,便于传递、交流。如为课桌编码时,要先确定教室的方位顺序,物品的类别、数量等,课桌的类别设置为1,则8幢3楼东1教室的第一张课桌可编码为083E1101。
【试一试】
教室里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不一。组内同学尝试为其他物品制订编码规则,思考并讨论哪一种最合适。
( )的编码规则
编码长度共________位。 第________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据编码方式多
编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符号、手势、灯光、图片等,也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如某学校8幢3楼东1教室第一张课桌的编码可为纯数字方式(08311101),字母与数字结合方式(083E1101),字母、汉字、数字结合方式(083东1D01)等。
三、巩固练习
制订自己的编码规则,解释编码长度设计的理由。
参考答案:
序号 物品名称 数量 编码长度 编码规则
1 课桌 36 8位字母与数字的组合 第1-2位表示楼号 第3位表示楼层 第4-5位表示教室方位 第6位表示物品种类 第7-8位表示课桌序号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师小结
1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