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简介

第*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 学校 填写学校全称 年级 高一年级
课题 课时1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4章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主要围绕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这一主线展开。绰尔河水库的乌苏里白鲑大面积受人类活动影响骤降90%,成为濒危物种,这一生态问题受到本地政府及群众的关注,因此也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基于五育融合理念,本节课教学中,教师以“探究·实践”活动———“搜集本地区绰尔河中上游,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资受胁物种乌苏里白鲑的资料、实地考察当地乌苏里白鲑保护基地和参与乌苏里白鲑种植等”作为主要活动内容,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就近实地考察、课上资料展示、讨论分析,课后宣传保护、实践活动体验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学习目标确定
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关注和搜集当地乌苏里白鲑资料,概述乌苏里白鲑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说出乌苏里白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家乡的情怀。 通过就近考察乌苏里白鲑保护情况,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树立稳态与平衡相统一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观察乌苏里白鲑,拍摄精美图片、视频,制作宣传板、画或创作文艺作品等,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增强美育熏陶。 4. 通过参与清理乌苏里白鲑河道垃圾等实践活动,形成“从我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学习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任务实施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任务一:情境问题,认知冲突厚情怀 教师从学生搜集的资料1中挖掘真实情境:乌苏里白鲑是冷水鱼类,栖息在清澈的水质、砾石底质、流速大、水温低的环境中,它们是陆封型鲑鳟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洄游和生殖洄游。乌苏里白鲑曾经广泛分布在绰尔河中上游,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资源量严重下降,到2010年左右已处于濒危境地。1998年,乌苏里白鲑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定为易危级物种。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 ①乌苏里白鲑有什么作用 ②乌苏里白鲑丧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搜集的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与分析后,可归纳出乌苏里白鲑的生存本领强等作用,还可以得出乌苏里白鲑丧失可能是人为因素破坏。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事实资料,设计挑战性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渗透生命观念、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教育等。
任务2:当地实例引关注 学生分享小组搜集到的关于乌苏里白鲑的分布、生长环境、生存本领、绰尔河水库物种多样性情况、乌苏里白鲑的价值等资料,并展示小组在实地考查时拍摄的美图、视频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红树林还有什么作用或价值 接着引导学生 资料2:成熟的乌苏里白鲑卵粒呈圆形,浅橘黄色,卵径约为2毫米,蛋白质含量高,可用来加工制成鱼子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绰尔河水库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实例,更能显现出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并引导学生归纳。 学生概括绰尔河水库及乌苏里白鲑的价值主要为: 生态、经济、教育、科研、旅游、食用、医用等价值。再通过讨论总结出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 即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学生分享图片资料,归纳出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并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学生展示拍摄的绰尔河水库中乌苏里白鲑精美 图片,增强了 美育熏陶。
任务3:事实数据,人类活动最威胁 教师展示其中一位学生搜集的资料3: 乌苏里白鲑主要产于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其次是黑龙江、松花江和兴凱湖等水域,嫩江数量较少;国外除俄罗斯黑龙江水系外,库页岛也有分布。
  乌苏里白鲑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产量以乌苏里江、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游为多。目前黑龙江全省年产量约50吨,占总渔获物的0.4%;在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1940年约达116.2-640.6吨。但现在产量明显减少。肉质细嫩,味鲜美,脂肪含量高达7-16%。乌苏里白鲑可以作为北方山谷型水库的放养对象。由于主要产区位于中俄两国的界河,而对界河的生产未加限制,过度捕捞,尤其是中俄两国渔民大量捕捞体重100-200克的幼鱼,直接影响了资源的正常补充。再则,生活水域环境的污染,也影响着鱼类的正常的生命活动。近年来,大个体高龄鱼已极为少见。 学生归纳得出: 乌苏里白鲑大面积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而造成其消失原因有: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上乌苏里白鲑的变迁历程,分析总结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并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尝试提出保护乌苏里白鲑和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建议或措施。 学生搜集并展示乌苏里白鲑骤减的原因与对策、保护乌苏里白鲑绘画或宣传板等资料过程中,会引发生态忧患意识,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而形成爱家乡、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提升社会责任感。
任务4:实例分享,保护措施须建立 乌苏里白鲑成了濒危物种,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乌苏里白鲑 资料4:为切实做好绰尔河鱼类栖息环境的保护工作,扎赉特旗农科局制定并下发了《绰尔河鱼类栖息地保护规划》。《规划》对文得根水库库尾以上302公里绰尔河干流及其全部支流、文得根坝址至绰勒库尾80公里、绰勒坝下至河口85公里绰尔河干流河段鱼类栖息地的保护措施进行详细安排。考察组一行,从托欣河河口(兴安盟与呼伦贝尔市河界)直至绰尔河入嫩江河口(扎赉特旗努文木仁苏木),遴选四十余处地标位置,决定设置永久性宣传保护牌,宣传保护绰尔河鱼类的水域环境。加强绰尔河鱼类及栖息地环境保护,确保绰尔河分布的所有种类的鱼类完成生活史并维持一定的种群规模,对维护绰尔河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5:为了拯救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阻止生态链断裂,兴安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紧密合作,用科技力量推动珍稀鱼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如今,乌苏里白鲑的人工繁殖成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成功,不仅意味着乌苏里白鲑将重回绰尔河流域的生态链,也预示着兴安盟水产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个珍稀鱼类的回归,将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一道久违的美味佳肴,也将为兴安盟的水产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引绰济辽工程文得根水库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内,一项激动人心的成就正在被庆祝。2023年11月26日,乌苏里白鲑鱼卵的受精率达到了惊人的95%!这是兴安盟首次成功实现这一珍稀鱼类的原生种群人工繁殖。95%的受精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信号,兴安盟首次成功实现这一珍稀鱼类的原生种群人工繁殖。随着人工繁殖的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乌苏里白鲑这一珍稀鱼类将再次在兴安盟的土地上焕发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珍稀鱼类的回归,为我们的生态链增添更多色彩。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析资料后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防止生物入侵、减少污染、实行禁渔区和休渔期、完善法律法规等。教师继 继续思考: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乌苏里白鲑 学生基于自己搜集的资料,经过思考讨论并汇总后提出: 建立保护基地,适度开发为科研、教育、劳动实践、旅游观光等基地。最后,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景乐观。 通过实例分享,引导学生归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等社会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任务5:拓展活动,美育劳育齐增强 学生了解乌苏里白鲑知识及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知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关注与考察当地乌苏里白鲑的保护,参与垃圾清理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拍照、摄影、绘画、写作等搜集过程性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关注与考察当地乌苏里白鲑的保护,参与垃圾清理等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美育熏陶和提升社会责任感。
任务6:迁移应用 什么是“碳中和”和“蓝碳” 教师通过活动卡,引导学生课后搜集“碳中和”和“蓝碳”等资料,反思自己能为“零碳排放”和“蓝碳循环”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你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学生课后搜集“碳中和”和“蓝碳”等资料,并回答问题。学生填写活动卡,还可以提交一篇活动心得。 通过持续性评价激励学生从思想认识、精神品质和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引导学生主动宣传环保、关注生态伦理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第4章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 ②易地保护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可无)
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建构生物多样性概念,认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厚植学生爱家乡爱家园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度重视学科育人、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特别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动手动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育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可持续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