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 教案2 七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 教案2 七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 教学设计
课题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第三单元《物联网实践》中的第11课《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本课从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物联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物联网数据获取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发送与接收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物联网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内容充实,注重实践,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意识到物联网数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关注、获取、分析和利用物联网数据的意识。计算思维:学生将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解决物联网数据获取、发送与接收的实际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算法思维和系统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利用数字化工具获取、发送和接收物联网数据的方法,培养其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
重点 了解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
难点 掌握物联网数据发送与接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 认真听讲,观察展示的案例,思考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 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环节一、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介绍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传感器采集、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各种获取方式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深入解释传感器采集技术,包括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以及它们如何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展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图片和实际应用案例。介绍射频识别技术(RFID),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在物联网中的作用。通过展示RFID标签和读取设备,解释标签与读取器之间的通信过程。讲解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如物流跟踪、智能交通等。通过地图和GPS数据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GPS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环节二、物联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讲解物联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包括数据传输协议、网络连接方式等。通过概念图和流程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通过演示实验展示数据发送与接收的过程,包括数据的打包、加密、传输和接收等环节。强调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如加密技术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引导学生探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策略等安全措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听讲,了解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听讲,观察演示,了解物联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使学生了解物联网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技术,理解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
课堂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听讲,回顾所学知识。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板书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式物联网数据发送与接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