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1.数据整理与收集【知识点归纳】1.数据收集的常见方式: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网上搜索、实验、访谈、实地调查等.选取收集方式时,要注意收集方式简便易行、真实全面,而且有些数据可以用不止一种方式来收集.2.数据的收集过程: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④展开调查;⑤收集并整理数据;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简单的统计表【知识点归纳】1.统计表定义: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表格.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统计表”.2.统计表构成及格式: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1)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说明的是统计表的主要内容.(2)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3)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主要包括资料来源、指标的注释、必要的说明等内容.统计表分类:统计表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是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两种.只对某一个项目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称为单式统计表,也称之为简单统计表.统计项目在2个或2个以上的统计表格,称之为复式统计表.1.按作用不同:统计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2.按分组情况不同: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1)简单表:即不经任何分组,仅按时间或单位进行简单排列的表.(2)简单分组表:即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表.(3)复合分组表:即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的表.一.选择题(共5小题)1.哪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 )A. B.C. D.2.下列选项中( )不是同一类。A. B. C.3.选出不是同一类的( )A. B. C. D.4.统计每人有多少张卡片,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如果记录30张卡片,要写( )个“正”字。A.5 B.30 C.65.同学们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调查和收集的信息应该是( )①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②同学们看书的时间③图书室已有的图书种类和数量④图书室的环境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共4小题)6.二(2)班3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20个。下面是3名同学投中个数统计的结果。小明:√√√√√√√√√√√√√小强:正正正一小兵: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投中的个数最多, 投中的个数最少。7.下面是便利店周一到周四销售酸奶和椰汁的情况。便利店销售酸奶和椰汁情况统计表数量 时间 商品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酸奶 26 23 19 30椰汁 18 20 24 16(1)周二销售酸奶 箱,周四销售椰汁 箱。(2)周 销售的酸奶最多,椰汁销售最多的是周 。8.如表是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统计表。种类 书法组 足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人数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和 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9.分一分,填一填(填序号)。分成两类: 。分成三类: 。三.判断题(共4小题)10.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按男、女来分。 (判断对错)11.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只需记录购物的总价。 (判断对错)1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但总数相同. (判断对错)1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14.我会做.调查本班同学寒假里最喜欢去哪里游玩,把结果填入下表.地点 科技馆 动物园 游乐园 公园人数 (1)你最喜欢去 游玩.(2)最喜欢去公园游玩的和最喜欢去动物园游玩的相比,哪一种人数多?多几人?15.我会填.二(1)班开展了“读万卷书”的活动,下面是瑶瑶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类图书的情况.种类 童话故事 寓言故事 少儿百科 其他儿童读物人数 18 16 8 3(1)最喜欢读 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读 类的人数最少.(2)最喜欢读少儿百科类的有 人.(3)我最喜欢读的书是 类,最喜欢读这类书的有 人.五.应用题(共2小题)16.看图填表。(1)种类数量(2)2个装一袋,这些可以装几袋?17.二(1)班投票选举班长(每人只能投一票),有三位候选人,他们的得票数如图:(1)根据统计的结果填表。候选人 徐平 张丽 黄菲得票数 (2)一共有 人参加投票。(3)如果只选一人为班长,当选的是 (4)选举那天,王萍因病请假没能参加投票,如果她也投了票,结果 改变。(填“会”或“不会”)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哪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 )A. B.C. D.【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C【分析】根据生活常识,白菜是食材,蘑菇是食材,苹果是水果,青菜是食材,据此解答。【解答】解:白菜是食材,蘑菇是食材,苹果是水果,青菜是食材,只有苹果和其他不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分类与比较,找到正确的分类方法是本题解题的关键。2.下列选项中( )不是同一类。A. B. C.【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C【分析】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即可解答。【解答】解:不是同一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3.选出不是同一类的( )A. B. C. D.【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B【分析】根据物体的分类可知猫头鹰除外,其它都是家禽。【解答】解:猫头鹰除外,其它都是家禽。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体的分类。4.统计每人有多少张卡片,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如果记录30张卡片,要写( )个“正”字。A.5 B.30 C.6【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搜集有用信息,一个正字有5画,30本作文书按照每5本一份去分,用30÷5=6(个),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0÷5=6(个)答:要写6个“正”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解答即可。5.同学们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调查和收集的信息应该是( )①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②同学们看书的时间③图书室已有的图书种类和数量④图书室的环境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B【分析】统计的是学校图书室“买什么书”的问题,买什么书一般与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及图书馆现有的图书有关,据此选择解决。【解答】解:①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与买什么书相关;②同学们看书的时间与买什么书无关;③图书室已有的图书种类和数量与买书相关;④图书室的环境与买什么书无关。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6.二(2)班3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20个。下面是3名同学投中个数统计的结果。小明:√√√√√√√√√√√√√小强:正正正一小兵: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小强 投中的个数最多, 小兵 投中的个数最少。【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小强,小兵。【分析】数出三人投中的次数,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6>13>12答:小强投中的个数最多,小兵投中的个数最少。故答案为:小强,小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数出三人投中的次数。7.下面是便利店周一到周四销售酸奶和椰汁的情况。便利店销售酸奶和椰汁情况统计表数量 时间 商品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酸奶 26 23 19 30椰汁 18 20 24 16(1)周二销售酸奶 23 箱,周四销售椰汁 16 箱。(2)周 四 销售的酸奶最多,椰汁销售最多的是周 三 。【考点】简单的统计表.【答案】(1)23,16;(2)四,三。【分析】(1)根据统计表,周二销售酸奶23箱,周四销售椰汁16箱。解答即可。(2)根据统计表,分别比较酸奶和椰汁每天销售的数量,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统计表,周二销售酸奶23箱,周四销售椰汁16箱。(2)30>26>23>1924>20>18>16答:周四销售的酸奶最多,椰汁销售最多的是周三。故答案为:23,16;四,三。【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的整理和分析,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8.如表是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统计表。种类 书法组 足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人数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篮球组 和 书法组 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考点】简单的统计表.【答案】篮球组;书法组。【分析】比较每组人数的多少,人数最多的小组与人数最少的小组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解答】解:20>13>12>9>8所以篮球组和书法组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故答案为:篮球组;书法组。【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统计表,理解人数最多的小组与人数最少的小组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9.分一分,填一填(填序号)。分成两类: ①②⑤⑦⑨和③④⑥⑧ 。分成三类: ①⑥⑦⑧和②③⑨和④⑤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①②⑤⑦⑨和③④⑥⑧;①⑥⑦⑧和②③⑨和④⑤。【分析】两类可以按照涂阴影的和没有涂阴影的分类;三类可以按照圆(含椭圆)、方形、三角形来分类。据此解答。【解答】解:分成两类:①②⑤⑦⑨和③④⑥⑧。分成三类:①⑥⑦⑧和②③⑨和④⑤。故答案为:①②⑤⑦⑨和③④⑥⑧;①⑥⑦⑧和②③⑨和④⑤。【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分类。三.判断题(共4小题)10.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按男、女来分。 √ (判断对错)【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即可。【解答】解: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按男、女来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体的分类及应用。11.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只需记录购物的总价。 × (判断对错)【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结合生活实际,在组织“班级联欢会”的购物时,需要记录购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据此解答即可。1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但总数相同. √ (判断对错)【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分析】对于一些事物,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可以举例说明。【解答】解:观察这些铅笔,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有没有橡皮分;还可以按有没有削过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但是总数相同;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物体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分类的关键是善于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根据不同特征,把有相同特征的分为一类。1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 (判断对错)【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分析】根据我们平时统计数据的方法,在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然后再汇总。【解答】解: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统计数据的方法,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四.计算题(共2小题)14.我会做.调查本班同学寒假里最喜欢去哪里游玩,把结果填入下表.地点 科技馆 动物园 游乐园 公园人数 12 15 8 5 (1)你最喜欢去 科技馆 游玩.(2)最喜欢去公园游玩的和最喜欢去动物园游玩的相比,哪一种人数多?多几人?【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对我班同学寒假里最喜欢去哪里游玩的调查,最喜欢去科技馆的有12人,最喜欢去动物园的有15人,最喜欢去游乐场的有8人,最喜欢去公园的有5人.据此完成统计表.(1)我最喜欢去科技馆游玩.(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调查结果是:最喜欢去科技馆的有12人,最喜欢去动物园的有15人,最喜欢去游乐场的有8人,最喜欢去公园的有5人.填表如下:调查本班同学寒假里最喜欢去哪里游玩,把结果填入下表.地点 科技馆 动物园 游乐园 公园人数 12 15 8 5(1)我最喜欢去科技馆游玩.(2)15﹣5=10(人)答:最喜欢去公园游玩的和最喜欢去动物园游玩的相比,最喜欢去动物园的人数多,多10人.故答案为:12,15,8,5;科技馆.【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5.我会填.二(1)班开展了“读万卷书”的活动,下面是瑶瑶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类图书的情况.种类 童话故事 寓言故事 少儿百科 其他儿童读物人数 18 16 8 3(1)最喜欢读 童话故事 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读 其他儿童读物 类的人数最少.(2)最喜欢读少儿百科类的有 8 人.(3)我最喜欢读的书是 寓言故事 类,最喜欢读这类书的有 16 人.【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喜欢各种书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最喜欢读少儿百科类的有8人.(3)我最喜欢的书是寓言故事,最喜欢读这类书的有16人.据此解答.【解答】解:(1)18>16>8>3答:最喜欢读童话故事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读其他儿童读物类的人数最少.(2)最喜欢读少儿百科类的有8人.(3)我最喜欢的书是寓言故事,最喜欢读这类书的有16人,(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童话故事、其他儿童读物;8;寓言故事、1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五.应用题(共2小题)16.看图填表。(1)种类数量(2)2个装一袋,这些可以装几袋?【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答案】(1)种类数量 10 6 3 4(2)5袋。【分析】(1)根据统计表和插图,分类计数,填写统计表即可。(2)根据题意用的个数除以2,解答即可。【解答】解:(1)填表如下:种类数量 10 6 3 4(2)10÷2=5(袋)答:2个装一袋,这些可以装5袋。【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统计以及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17.二(1)班投票选举班长(每人只能投一票),有三位候选人,他们的得票数如图:(1)根据统计的结果填表。候选人 徐平 张丽 黄菲得票数 13 10 19 (2)一共有 42 人参加投票。(3)如果只选一人为班长,当选的是 黄菲 (4)选举那天,王萍因病请假没能参加投票,如果她也投了票,结果 不会 改变。(填“会”或“不会”)【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答案】(1)候选人 徐平 张丽 黄菲得票数 13 10 19(2)42;(3)黄菲;(4)不会。【分析】(1)根据正字统计图中的信息,完成统计表;(2)把三人的得票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投票;(3)比较四人得票情况,根据得票最多的是黄菲,可知黄菲当选班长;(4)根据四人得票情况可知,黄菲与第二名徐平差19﹣13=6(票),所以即使王萍投票,也不会改变选举结果。【解答】解:(1)根据统计的结果填表。候选人 徐平 张丽 黄菲得票数 13 10 19(2)一共有 42人参加投票。(3)如果只选一人为班长,当选的是 黄菲。(4)选举那天,王萍因病请假没能参加投票,如果她也投了票,结果 不会改变。(填“会”或“不会”)故答案为:(1)候选人 徐平 张丽 黄菲得票数 13 10 19(2)42;(3)黄菲;(4)不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