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 数10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15页内容,数数。教学目标1.知道从99再数一个是100,能正确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2.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感受100的数量是多少。3.积极参与数数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难点:当数到几十九时,如何数下一个整十数。教学准备多媒体、扣子或花生米教学过程课前训练:9+5= 7+8= 13-5= 16-9= 12+5= 18-6= 9+7= 13-5= 5+7+6= 15-6-8= 9+6-7= 15+5-9= 12-4+5= 14-7+6=一、谈话导入,掲示新课。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学王国的一些数字娃娃,你们还记得吗?把它们数出来。生:1、2、3、4、5、6……2.你们还认识比它们更大的数吗?3.生:认识。如:100、200、1000等等。4.今天我们来学习数100以内的数。5.板书课题:数100以内的数。二、探究新知(一)初步感知100有多少观察企鹅图1.多媒体出示企鹅图片。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企鹅吗?生活在哪里?瞧,这些就是可爱的企鹅,它们生活在寒冷的地方,还是一种会游泳的鸟。3.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海滩上有一大片企鹅。4.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企鹅图,你有什么感受?(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生:好多企鹅啊5.提出要求:请你估计一下企鹅有多少只?生1:估计有100只生2:估计有99只……师:从图中你觉得大约100多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00有多少呢?6.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7.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数得100只。生2:我是十个十个地数,数得100只。……8.学生汇报自己对100多少的感受。(二)掌握一个一个地数数的方法数扣子或花生米比赛1.每个学生准备100粒花生米或扣子(师:拿出手中的扣子或花生米一个一个地数,数一数有多少颗?(限定2分钟)。2.汇报数的结果。生1.我数到45。生2.我数到80。生3.我数到99。生4.我数到100。3.交流数数的方法。(重点关注学生数到个位是9的两位数,数下一个数时十位上要加1)(1)指名学生从1数到20.(2)指名学生从20数到30.当学生数到29时,师让学生暂停接着问,数到29时,再数一个数是几?(3)指名学生从31数到70.师:数到39时,再数一个数是几?49、59、69、79、89呢?让生小结:数到个位是9的两位数时,应怎样数到下一个数。(4)从71数到100.师:数到99,再数1个是哪个数?生:100(5)再次感悟100的多少。请一名数得100颗花生米的同学把数的花生摆在讲台,让大家看看100颗花生米有多少。三、巩固提升(关注数数的方法以及数数的准确性)1.数数接龙。(1)从六十八数到一百。(2)从五十七数到八十。2.教材第15页第2题:数一数(根据学生的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数出数字)(1)我们班有( )名同学,男同学有( )名,女同学有( )名,加上数学老师一共有( )人。(2)数学课本一共有( )张纸。3.第15页第3题:数星星(1)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颗星星?再数一数。(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又不容易遗漏?(3)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数的?4.同桌之间互相数数。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接着数出5个数来。二十九 四十八 七十七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数吗?数到几十九时再往下数下一个数的规律掌握了吗 五、拓展题:按规律填一填。1.51 52 ( )( ) 55 ( ) 572.40 ( ) 44 ( ) 48 ( ) 523.60 65 ( ) 75 80 ( )( )4.50 ( ) 70 80 ( )( )板书设计:数数数到几十九时,再数下一个数就在十位上加119 20 69 7029 30 79 8039 40 89 9049 50 99 10059 60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九十九,再数一个就是一百课后反思:PAGE4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 估数与数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17页内容。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习惯。2.在数实物的过程中,经历估计数量多少和用不同方法数的过程。3.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习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难点:能根据实物进行估数。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花生、杯子等。教学过程课前训练8+3= 6+9= 17-9= 16-3= 20-3= 5+5+8=10-3= 11+6= 12+5= 7+7= 15-7= 20-7-3=19-8-2= 12-8+9= 12+3+5= 14-6-3= 11+4+5=一、设情境,揭课题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1数到100,你们都会数了吗?(生:会了)现在,我们来做几个游戏好吗?(1)数数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一个一个接着往下数。(2) 全班齐数。2.师:通过刚才数数游戏。同学们表现都很棒。今天我们来学习把数数得更快更准,能用不同的方法去数100以内的数。板书(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二、探究新知(一)学会对实物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抓花生活动。1.师: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通过估计得知事物的大致数量,没法去数或没有必要去数。估计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你想知道自己的估计能力怎么样吗?让我们来玩玩抓花生的游戏。请大家每人抓一把花生,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学生抓花生,然后估计数量,要求说出具体的数量,不能说“二十几颗”“十几颗”等。学生回答预设生1:我估计有25颗。生2:我估计有28颗。生3: 我估计有19颗。2 .师: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1)学生数数后汇报学生回答预设生1:我估计有25颗,数出来有20颗。生2:我估计有28颗,数出来有22颗。生3:我估计有19颗,数出来有23颗。(2)师:比一比你估计的数和数出来的数,是多了还是少了?(3)和同桌比比谁估得更准?(4)师:大家对自己的估计结果满意吗?也许第一次你没有经验,那就再来一次。先好好观察自己上一次抓的花生,记住这么多颗就是这个样子,给接下来的估计作参考。3.学生再次活动,然后汇报自己的估数再数一数。4.小结:估计能力的培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只要大家多练习几次,并在每一次都用心观察所抓的花生实数和它们所呈现的状态,就一定会估得越来越准。(二)学会不同的数数方法实际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数数。1.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杯花生,请你们先估计一下有多少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实际的数量。学生动手操作。2.学生汇报预设生1:我估计有50颗,数出来有44颗。生2:我估计有36颗,数出来有53颗。生3: 我估计有65颗,数出来有55颗。……3.师:你们是怎样数数的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4)师:有没有更快捷的数数方法呢 再想一想,试一试,看怎样能够提高数数的速度,当然,要保证数的准确。学生再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然后汇报预设:生1:我是两颗两颗地数,像这样,2、4、6……师;两颗两颗地数比较简单,不容易出错,可以边扒边数。生2:我是五颗五颗地数的,像这样5、10、15、20……师:这样数需要一次扒开5颗,如果你对实物5的概念特别熟悉,就可以这样数,它比两颗两颗地数速度要快些。生3:我是十颗十颗地数的,像这样10、20、30……。师:这种方法要先数出10颗放一边,再数10颗放到另一边,就这样一直数下去,最后数出几个10颗。在数10颗的时候,你可能是一颗一颗、两颗两颗或者五颗五颗地数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容易因为数的时间太长而出错,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速度。4.初步小结(在具体的活动中,探究选定数数方法)师: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怎样数?谁来说一说?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共同小结: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数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数就用哪种方法数。三.巩固应用教材习题1.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1题:数一数。(学会观察图的规律,加深认识用不同方法的数数)先让学生观察珠子串的规律,再填空。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数的。老师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预设回答第1串珠子: 我是两颗两颗地数。因为这珠子有两颗红色两颗黄色串起来的,两颗两颗数更容易,速度又快。第2串珠子学生独立完成。第3串珠子:我十颗十颗地数的,因为黄色珠子和红色珠子加起来刚好是10颗。2.书本第17页第2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数的方法)(1)先估一估,再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2)你是怎样数的?3. 书本第17页第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会看第一个杯子的花生是第二个杯子的一半,第二个杯子的花生是第三个杯子的一半,然后做出估数。)(1)第一个杯子有多少粒花生?(2)估一估第二个杯子有多少粒花生 你是依据什么来估计的?第三个杯子呢?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师让学生自主发言然后完善数数的方法:数数时,要根据实物情况而定,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地数等。板书设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一个一个地数:1、2、3、4、5……两个两个地数:2、4、6、8……五个五个地数:5、10、15、20……十个十个地数:10、20、30、40……教学反思:PAGE2第3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20页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目标1.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通过数邮票、摆小棒等活动,理解10个十是一百。3.感受用1个十表示10个一合理性,增强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知道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课前训练1.口算:10+5= 12+8= 10-2+9= 7+3-5= 6+4+7=6+8-3= 20-9+1= 2+7+10= 20-4-8= 15-9+6=2.指名生答谈话引入,揭示新课。出示邮票图,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喜欢吗?(生答)引出课题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3.板书:100以内数的组成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是如何形成的。数邮票1.出示教材18页邮票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邮票是怎样摆放的?)2.用自己喜欢方法数一数有多少张邮票?3.说说你数得多少张邮票?你们是怎样数的?预设生1:我是1张1张数的。生2:这些邮票每一行都是10张,我是10张10张数的,正好有10个10,是100.4.怎样数得快?有不同的数法吗? (关注学生数的方法,重点让学生体验一十一十地数的快捷,初步感知10个十是一百。)(二)会正确叙述整十数的组成摆小棒,把握整十数组成。1.教师先拿出松散几根小棒让学生猜,然后拿出捆成1捆10根小棒让学生猜。2.请学生数出30根小棒,然后,摆一摆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教师巡视。3.小组交流,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初步得出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生1:10根放在一起,放了3堆.生2:10根捆成一捆,捆了3捆。师:同学们说得好。1捆是10根,表示1个十,也可以说1个十是10,二捆是2个十根就是20根。那么三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生:( 3 )个十根是30根。板书:3个十是30师:那4捆小棒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6捆呢?4.议一议,一捆是10根,10捆是多少根?(通过数一数,理解10个十是100)课件出示10捆小棒图,让学生拿出小棒,跟着小棒图一起数一数,可以一捆一捆地数师:10捆是多少根?生1:10捆是100根。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2:数的(师生一起数一数)师引导生明白,因为1捆有10根,10捆有10个10根,就是100根。提问:所以说( )个十就是一百呢?生: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三)会说出不同的数的组成,掌握两位数的组成方法.摆一摆,填一填。1.要求学生拿小棒按书中要求摆小棒。2.说说你摆小棒是( )捆和( )根小棒,也就是(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3.交流汇报,集体评价。4捆是4个十,2根是2个一,所以(4)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42)。板书:(4)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42)。4.说说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5.通过以上学习,进行小结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生:几个十就是几十,几个一就是几,10个十是一百。三、巩固应用教材习题教材20页“练一练”1一3题和数学游戏。(对学生做题时容易出现错漏的地方加以引导和改正,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拓展提高1.小明有100颗糖果,每人分10颗,可以分几人?2.几个十和7个十合起来是100?总结提升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补充。生:知道了两位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100以内数组成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生齐读两遍(做出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100以内数组成的方法。)板书设计:数的组成3个十是3010个十是一百几个十就是几十,几个一是几,10个十是一百,100以内数组成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4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42教学反思:第4课时 认识数位和数的读写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认识数位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数学游戏。教学目标1.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正确读写两位数。2.借助计数器认识个位、十位、百位,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读数的过程。3.对用计数器表示数有兴趣,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1. 认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它们的数位顺序。2. 会读写两位数,懂得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训练口答15-5= 10-3= 3+16= 2+14= 10+7= 7+5= 8+10= 7+3= 13+6-7= 5-5+7= 7+3-10= 2+11+3=17-3-3= 14-10+10= 18-2+2= 6+8-2=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谈话导入,把学生学习的激情振奋起来。)1. 出示计数器,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学具吗?谁来说一说?(如果生答不出,师适当提示)2.板书课题:认识数位和数的读写二、探究新知(一)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及数位的顺序出示计数器,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1.出示写有数位的计数器。(通过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并说出数位的排列顺序,认识数位。)(1)认真观察计数器,说一说计数器上的数位是怎样排列的?预设1:我发现从左边起按百位、十位、个位来排列的。预设2:我发现从右边起按个位、十位、百位来排列的。(2)指名生回答后,师明确指出,数学上的数位是从右边起定位的,师同步板书:从右边起(3)说出计数器上的数位排列顺序。师:同学们,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什么位呀?谁来说说?生1:个位。师:他说得对吗?生:对。师:非常棒!大家表扬他!那么从右边数第二位又是位置呢?生2:十位。师:第三位呢?一起回答。生:百位。(师在学生汇报时同步板书。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2.指名学生上台动手指一指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百位。(检验个别学生的听课能力和学习能力,并对指错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3.指名读,齐读数位排列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一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4.生自己在计算器上画出个位、十位、百位。(通过动手画,加深对数位位置的理解和认识。)(二)学会100以内数的读、写,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拨数、读数、写数。1.师生互动学习交流(出示计数器)(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理解拨数、读数、写数的意义。)(1)师:同学们,你知道吗?用计数器可以表示数。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数位的排列顺序,现在我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你能说出老师在哪个数位上拨的珠子?并能够说出老师拨的珠子表示几吗?生:可以。(2)师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4个珠。师:老师在计数器上哪个数位上拨了珠子谁来说说生1:个位师:老师拨了几个珠子?生1:4个师:你知道个位上的4个珠子表示什么吗?生1:个位上的4个珠子表示4个一。(3)接着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上2个珠。师:老师在哪个数位上拨了几珠子?生2:在十位上拨了2个珠子。师:你知道十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什么吗?生2:十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2个十。(4)想一想这个数读作什么?怎么写?引导学生说出:十位上有2个珠,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4个珠,在个位上写4。所以这个数写作:24,读作:二十四。2.小小练习。(课件出示计数器上的数)(随堂小练,初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6,并说出每个数位上的珠表示的意义.生1:十位上拨1颗珠,表示有1个十;个位上拨6颗珠,表示6个一。师:这个数应该怎么读?生2:读作:十六师:你们说的都对,表扬他们。3.拔一拨、读一读。(巩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特别关注整十数在计数器上的表示以及写法。)① 师边说边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生认真听,仔细拨。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② 生说自己拨出来的是什么数?读一读、写一写。指名说:这个数读作四十二,写作:42。4 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2 在个位上表示2 个一。③ 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颗珠子 ,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说说这个数是几?为什么?学生拨数后观察、思考,汇报:十位上是5个珠子表示5个十,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用0表示。这个数是50,读作五十。④ 师:在计数器上拨出55。说一说这两个“5”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拨数、读数说意义。4.出示数位顺序表(1)把24、50写在数位表中(2)讨论:十位、个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3)指名汇报。5. 出示教材第21 页“试一试”的图片。(进一步检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认识,从而学会不同数的读法的写法。)① 师说明:请同学们照样子拨珠再写数,并读出来。学生看图,照样子拨珠。② 师:第2 个计数器,个位上没珠,怎么办?写几表示?同桌交流,汇报。生:计数器的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 个十,个位上没有珠,表示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这个计数器上的数就是60。③ 师:第3 个计数器,百位上有一个珠子,十位和个位上都没有,它表示什么意思?是哪个数?生:百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一百,十位和个位上都是零。这个数是100。6.小结:你学会了读数和写数了吗?你知道十位、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根据学习经验初步会描述规律)指名多个学生回答,不断完善。引导学生归纳写数的方法:从左往右写,百位上是几就在百位上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读数的方法:十位数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三、巩固练习(预设效果:学生能独立完成,对有错误的地方,老师稍微引导就能够马上领悟到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一)教材习题1,完成教材第22 页“练一练”第1 题:镇空。回顾,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完成教材第22 页“练一练”第2 题:读出下面各数。(1)指名学生说说各个数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2) 先同桌互读,再指名读。3,完成教材第22 页“练一练”第3 题:写出下面各数。学生可以直接写数,也可以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写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4,教材第22 页“练一练”第4 题:填空。回顾读写数的方法 然后再做。5,完成教材第22 页“练一练”第5 题:根据数画珠子。(1 )疏通题意:根据计数器下面的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珠子。(2) 说一说:你打算怎样画?(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画几个珠子,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画几个珠了了。)(3)学生独立画珠子。(4)集体展示、订正。6. 数学游戏。(1)师生示范,明确游戏规则。(2)学生同桌合作,开展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四、总结提升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2.课后可以和自己的家人或者同学利用计数器或自制的卡片来进行读数、写数的游戏。板书设计:认识数位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2 4 十位上有2颗珠子,在十位上写2;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4颗珠子,在个位上写4。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读作:二十四5 0读作:五十写数的方法: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没有数就用零来补。教学反思:第5课时 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3-----24页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表中数的排列规律。2.经历按数的顺序填表,发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的过程。3.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利用规律填数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教学重点按顺序填写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根据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字框和田字框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口答(课前热身训练,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17-4= 19-4= 15+2= 17-7= 8+5= 5+3= 5+8= 19-2= 16-6+9= 10+5-2= 15+4-7= 15-2+4=18-9-5= 20-9+5= 5-1-4= 18-7-5=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谈话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寻宝吗?生:喜欢。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寻宝,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寻宝吗?生:愿意。师:好,那我们一起开始寻宝之旅吧。(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顺序课件出示教材23页百数图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说题目要求: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师: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的找出宝藏。2.学生自己在空格处填数,边数边填。3.找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位同学帮老师找到宝藏了吗?他写的数字顺序对了没有?生:对了。师:对了,非常棒。大家表扬他,谢谢他帮老师找到了宝藏。那你们像他那样帮老师找到宝藏了吗?生:找到了。师:很好,你们好厉害啊,个个都是寻宝猎人。(二)找出100以内数字间规律讨论交流,观察表格,找规律。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这张藏宝图里面的数字,看看它们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呢?看谁发现了最多,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然后小组研讨,发现规律。(如果学生发现的规律少,教师可以相机进行适当的引导)2.全班交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谁来说说?生1:我发现了2的左边是1,2的右边是3。生2:我发现了55的左边是54,55的右边是56。(师板书)师:你们真棒!还有其他的发现吗?比如说横着看,每一行是怎样的?竖着看,每一列又是怎样的呢?生3:竖着看,上一个数都比下一个数少10。师:那横着看呢?谁来?生4:横着看,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师:你们真厉害!大家表扬他们!三、理解“相邻”的含义,懂得类似“六十几”的两位数包含的范围。说一说(一)课件出示教材23页的“说一说”(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相邻”的含义,懂得类似“六十几”的两位数包含的范围。)1.师分别提出“说一说”中的问题,并指名学生回答。(1)4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50)(2)89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88)(3)和71相邻的是哪两个数?(70和71)(4)六十几的两位数包括哪几个数?(61、62、63、64、65、66、67、68、69)2.鼓励学生任意选一个数,并说出与它相关的数。(二)课件出示教材24页的“做一做”(预设效果:学生能迅速找出规律,填写答案。)1.小组交流合作,然后独立完成。2.老师个别提问,并加以引导。四、拓展练习在2、5、7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师:小组交流,然后你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然后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五、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100以内的数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发现了百数表里面许多有趣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将会发现更多奇妙的数学规律。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顺序竖着看:上一个数都比下一个数少10。横着看: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教学反思PAGE2第6课时 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25页,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会用< ,>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能清楚地说明比较方法。2.经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3.在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课前训练9-2= 18-8= 7+7= 5+9= 13-8= 10+5= 10-7= 8+6=13-6-3= 12+5-9= 7+4+3= 8+3= 12-5= 15-7= 6+7= 9+5=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情景图,由学生讲小猴和爸爸摘桃子比赛的故事。2.老师提问:它们谁摘得多啊?3.引出课题并板书(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二、 探究新知:(一)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多少(从图中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利用已有的经验比较大小)比较28和34的大小。1.师:请同学们认真看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有那些数学信息?说一说(指名说)教学预设:生1:小猴摘了28个桃子。生2:猴爸爸摘了34个桃子。师:谁摘的桃子多呀?比较谁摘得多就是比较什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回答)生1:猴爸爸比小猴摘得多。生2:比较谁摘得多就是比较28和34的大小。(师板书28,34)(二)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用符号来表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去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你是怎样比较28和34的大小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比的方法,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引导。)教学预设(1)生1:按数的顺序,从小数到大,28在34的前面,28小。生2:也可以说34在28在的后面,34大。生3:因为三十几比二十几多,所以34大。师:为什么三十几比二十几多?生:因为三十几里有3个十,二十几里只有2个十。师:这种方法真的太好了。三十几比二十几大,四十几比三十几大……也就是说: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板书)2.巧用计数器,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3.你会用“>”或“<”表示34大,28小吗?(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填空:34> 28 28< 34指名汇报。师再提问:如果两个数都是二十几呢?例如:28和23怎样比较?(学生再拨计数器并与同桌交流、讨论)汇报教学预设:生1:28里有2个十和8个一,23里有2个十和3个一,8个一比3个一大,所以28大。生2:都有2个十,就看个位,8比5大,所以28大师:说得太好了。如果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板书)用“>”或“<”怎么表示28大,23小呢?指名生板演。三、巩固练习教材习题(一)教材“试一试”1.让学生在书本上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汇报。(二)教材“练一练”第1、2题1.教材第1题:学生拨计数器后看图完成。2.教材第2题(1)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比较6个数的大小。(3)完成填空。(4)汇报,说出你是怎样比较的。四、拓展练习丫丫爸爸的年龄比29大,比35小,丫丫爸爸有可能是多少岁?1.同桌交流、讨论。2.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五、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上面新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完善本节课的知识点。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能清楚说明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4> 28 28 <34三十几比二十几多, 28在34前面,28小28> 23 23 <28十位相同,8个一比3个一大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的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教学反思3第7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页,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教学目标1.会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2.通过熟悉的事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具体含义。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学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大小的意义,并能根据给出的事物和数据进行描述和判断。教学难点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适合的数据。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训练:15+8= 18-9= 20-7= 15+5=13-10= 8+7= 13-6= 13+2=18-8-10= 7+6+4= 15-7+6=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海滨看丫丫YY一家扮捡贝壳。二、探究新知。(一)学会用“多一些,多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相差程度1.比较丫丫一家拾的贝壳数量,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丫丫一家在做什么,你从图中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回答)2.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数学信息:① 丫丫爸爸捡了50个贝壳。②丫丫妈妈捡了22个贝壳。③ 丫丫捡了18个贝壳。师提出:比较爸爸,妈妈,丫丫捡的贝壳,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说法。得出:妈妈和爸爸捡的贝壳都比丫丫捡的多。师:爸爸捡了50个,妈妈捡了22个,都用比丫丫捡的多,怎样区别爸爸、妈妈捡的贝壳比丫丫多的情况呢?你能用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来表达清楚吗?(1)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你们能用“多一些”、“多得多”来分别描述丫丫爸爸和妈妈都捡得比丫丫多吗?师在和学生互动中板书:多得多 多一些(2)汇报交流预设生1:丫丫爸爸捡的贝壳比丫丫捡的多得多,也就是50比18多得多。生2:丫丫妈妈捡的贝壳比丫丫捡的多一些,也就是22比18多一些。师:你刚才是怎样准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词语的?(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汇报:学生预设学生1:因为丫丫爸爸捡的50个比丫丫捡的18个多很多,所以用多得多来描述。师小结:也就是说50和18两个数相差很多,所以用“多得多”来描述。学生2:因为丫丫妈妈捡的22个比丫丫捡的18个多9个,所以用多一些来描述。师小结:也就是说22和18两个数相差不多,所以用“多一些”来描述。3. 会用“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的相差程度用“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数量关系中的大小。师:刚才有同学说丫丫捡的贝壳最少,现在你们也能用“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丫丫捡的贝壳比爸爸妈妈都少吗?小组交流后代表汇报:教学预设:生1:丫丫捡的贝壳比爸爸捡的少得多。生2:丫丫捡的贝壳比妈妈捡的少一些。师:说得非常好。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描述吗?学生1: 因为丫丫捡的18个比爸爸捡的50个少了很多个,所以说少得多。师小结:也就是说18和50两个数相差很多,所以用“少得多”来描述。学生2: 因为丫丫捡的18个比妈妈捡的22个少了几个,所以说少一些。引导学生小结:18和22两个数相差不多,所以用“少一些”来描述。随机板书:少一些少得多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学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大小,我们来比较比较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出示两组数:3和83 , 75和88,让学生分别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每组数的大小关系。师:同学们,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说感受,得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语言描述更能清楚地说明两个数相差的程度。二、巩固应用。(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能做出判断和选择适合的数据)1.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一题。师:听说小朋友学得不错,小动物们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智慧题,看看谁能获得智慧星。(1)哪种鹿多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呢?先独立思考一下再说。生1:梅花鹿最多,长颈鹿最少。生2:梅花鹿比长颈鹿多得多,梅花鹿比驯鹿多一些。(2)还可以怎样说呢?(质疑)生:长颈鹿比梅花鹿少得多,驯鹿比梅花鹿少一些。(3)鼓励点评。2.同桌相互说说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2题。(1)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呢?(2)指名汇报并随机质疑:为什么25不合适?(3)师给予肯定:真聪明(因为25比52少得多)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关注学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的准确性)我是小小调查员师: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数量,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如:蜈蚣的脚大约有50只,小鸡的脚有2只,蜈蚣的脚比小鸡的脚( ),小鸡的脚比蜈蚣的脚( )。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调查的最多,谁说得最好。四、总结提升。1.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呀?2.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总结:两个数字相差不大时、接近时、相近时可以说多(少)一些,相反就是多(少)得多。板书设计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22比18多一些 18比22少一些50比18多得多 18比50少得多多一些 少一些→两个数字相差不大、接近。 多得多 少得多→两个数字相差比较大。PAGE3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28页,8道练习题,通过做习题整理与复习本单元知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相关技能。2.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过程。3.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懂得系统去整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课前训练:15-8= 12+7= 20-5= 7+9= 19-1= 9+9= 7+9-9= 16-6+10=5+7-2= 18-8+6= 9+4= 14-7= 17+2-8= 9+2= 8+9=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只要我们敢于挑战就会成为勇者,现在大头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看看谁有信心闯关。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相关技能(一)自主探究练一练,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二)互动交流(通过交流能比较系统地进行复习,经历整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1. 复习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优化数数方法第一题、数一数(1)课件出示串珠图,提示: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预设:生1:我是一粒一粒地数,共有28粒。生2:我是5粒5粒地数,共28粒。师: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快捷,为什么?汇报:5粒5粒数简便,因为珠子每5粒分成一小段(培养生善于认真仔细观察)师:数物体数量时,要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选择简便方法。(2)出示小棒图问:你是怎么知道有几根小棒的?预设生的回答:有5捆小棒,1捆是1个十,5捆就是5个十是50.(3)出示山楂图,让生又快又准地数出山楂个数?(同桌相互完成,抽小组汇报)2. 复习数位、读数和写数以及数位上各个数所表示的意义第2题,看图写数。(1)师出示计数器,让生找出个位、十位。(2)抽生板上拨珠:拨25、64、30、3(3)强调30和3在计数器上的位置,说一说30中的3和“3”所表示的意义。(4)独立完成书本地2题,看图写数,全班交流订正。3. 复习100以内数的排列以及大小第3题:数一数,写一写师:什么在什么之间中的“之间”是什么意思?(解释:“之间”就是中间,不包括首、尾两个数)(1)生独立完成,写在课本上。(2)抽生说说想法,全班汇报。4.复习数的组成第4题:填空(1)让生拿出计数器动手操作。(要关注学生的是如何操作的)(2)问:52在计数器个位上,十位上各拨几?46在计数器的个位上,十位上各拨几?(3)生写在练习本上。5. 复习数的大小第5题:小鸡回家。(1)师:天黑了,可爱的小鸡们要回家了,看看小鸡们各自的家是哪一个用线连一连。(生独立完成)(2)全班汇报6. 复习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第6题,坝上牧场(1)出示情景图,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生观察,说出图中的信息。生1:草地上有8匹马。生2:羊比马多得多,牛比马多一些。(2)师:根据信息你能判断羊、牛有多少只吗?全班交流,让生说自己的想法。7.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准确地用符号表示第7题,在O里填上>、<或=8.会根据前几个数的变化找出规律第8题,按规律接着写出三个数。(1)师:我们已学过数数有什么规律?生1:倒数生2: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2)自己观察题中有何规律,生独立填。(3)全班交流,汇报(三)掌握规律(通过规律的整理,方便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数数的方法多样,可以一个一个数,可以五个五个数,还可以十个十个数……2.写数用阿拉伯数字,读数用语文文字。3.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4.两个数相差少的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描述,两个数相差大的用“多得多”或“少得多”描述。……三、巩固发展,趣味延伸。1.填空:(1)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2)5个十是( ),( )个十是100.(3)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4)69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 ( ) ( )。2.想一想,填一填:20+5=5+()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5<40四、总结1.你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下归纳总结吗?(让生说出一个知识点,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总结)2.通过练习,你觉得自己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怎样?五、布置作业1.看图写数( ) ( ) ( )2.按规律填数。(1)36()38()40()()43()(2)50()60 65()()()()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可以五个五个数,还可以十个十个数……二、读、写数: 写数用阿拉伯数字,读数用语文文字三、比较大小: 两个数相差少的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描述,两个数相差大的用“多得多”或“少得多”描述,两个数比较大小可以用>、<或=表示4第9课时 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教材P29 数字开花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2.在开放的“数字开花”这一游戏活动中,复习10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挖掘与某个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能够主动探究与数有关的知识信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花。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准备一颗纽扣。教学过程课前训练:8+9= 12+6= 18-8= 17-9= 15-6= 9+7= 8+5= 15-8=2+5+7= 18-9-2= 7+9-8= 5+8-4= 3+6+7= 9+5-6= 7+6-5= 9+6+4=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和1-100这些数字宝宝做个游戏,好不好呀?我们这个游戏有个好听的名字——(数字开花)(板书:数字开花)二、探索交流,激趣乐学。(通过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一)自主探究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试着按照亮亮与红红的说法,自己动嘴说一说,动手写一写数字之间的关系。(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以及描述问题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数感。)1.理解游戏规则(1)利用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两人为一组,轮流向顺序表内投小纽扣;投中哪个数,就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说对一题记1分,每够10分奖一朵小红花,能够听得出别的同学的错误并能改正的也得1分。也可以当投中某个数,需回答另一个同学问的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问题。(2)示范做法。预设投到17,与17有关的数学问题有:问题1:17比3多得多,17比97少得多。问题2:17里面有1个十和7个一。问题3:17比16多1。问题4:17-5=12问题5:与17相邻的两个数是16和18……2.开展活动(1)小组按游戏规则开展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按游戏规则记录自己的成绩,小组长负责小红花的发放,并记下小组总成绩和组员所投中的数。(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再给予详细指导,对于开展得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适时扔一下纽扣,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三)掌握规律(加深学生发现问题、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得到多少小红花,并把自己觉得精彩的答案展示给大家。师:同学们,游戏已经进行了一会儿了,在大家游戏的时候,老师听到了很多精彩的说法。谁来把你认为精彩的答案告诉大家。学生回答预设生1:我投到了32,32比31多1。生2:我投到了98,98里面有9个十和8个一。生3:我投到了50,50的前面一个数是49,后面一个数是51。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你们得到的每一个小红花都是你们努力得来的,祝贺你们。三、巩固发展,趣味延伸。1.操作:自己制作一个百数表,并能说出表内任意一个的读法和写法,会比较表内两个数的大小。2.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当一个同学指着表内的任意一个数时提出问题,另一个同学按要求回答问题。3.在百数表中,有哪些数个位数的数字比十位数的数字多2?圈一圈。四、总结。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习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收获?都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巩固和完善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设计数字开花游戏规则:1.两人为一组开展游戏,轮流向顺序表内投小纽扣。2.投中哪个数,就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问题。3.说对一题记1分,每够10分奖一朵小红花。4.能够听出别的同学的错误也记1分。教学反思: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doc 第三单元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doc 第三单元第3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docx 第三单元第4课时 认识数位和数的读写.doc 第三单元第5课时 100以内数的顺序.doc 第三单元第6课时 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doc 第三单元第7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doc 第三单元第8课时 整理与复习.doc 第三单元第9课时 综合与实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