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知识点01:认识分米和毫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表示长度的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知识点02:简单的单位换算较大的长度单位变换成较小的长度单位时,数会变大;较小的长度单位变换成较大的长度单位时,数会变小。考点0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典例分析01】看一看,填一填。【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分析】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训练01】看一看,填一填.【变式训练02】把一根长24分米的绳每4分米截成一段,一共可以截出几段?【变式训练03】两个瓶子,哪一个高些?高多少毫米?考点02:简单的单位换算【典例分析02】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四只小动物参加了跳高比赛.小兔跳了95厘米,小猪跳了300毫米,小猴跳了1米,小猫跳了8分米.你能帮它们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一下名次吗?【分析】首先把300毫米化成厘米数,用300除以进率10;把1米化成厘米数,用1乘进率100;把8分米化成厘米数,用8乘进率10;最后这三个数与95厘米比较大小,即可得解.【解答】解:300毫米=30厘米1米=100厘米8分米=80厘米因为100厘米>95厘米>80厘米>30厘米所以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名为:小猴、小兔、小猫、小猪.【分析】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变式训练01】小明有两支同样长的铅笔,第一支用去了7厘米,第二支用去了60毫米.哪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02】三只小动物比赛跳远,小青蛙跳了12分米,小狗跳了96厘米,小兔跳了1米.请你给它们颁奖.【变式训练03】把3张长5厘米的纸条黏到一起,黏合的部分长5毫米,黏成的纸条长多少厘米?一.选择题(共5小题)1.( )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A.一张试卷纸 B.数学书C.学生卡2.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2分米的是( )A. B. C.3.下面物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的是( )A.1元硬币 B.一张试卷 C.一本字典4.10张A4纸的厚度约为(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米5.下面的测量方式中,最好用( )量篮球场的长。A. B.C.二.填空题(共5小题)6.在同学们的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 小格,每一小格是 .7.把一根长2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 厘米.8.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 .9.在17毫米、21厘米和2米中, 最接近19分米.10.如图是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的示意图,这样连在一起拉紧后长 毫米.(铁环相连处的空隙忽略不计)三.判断题(共5小题)1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12.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13.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毫米比较合适. 14.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dm”表示。 15.一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 四.应用题(共2小题)16.一根彩带长5米,剪了4次,每次剪下6分米.这根彩带还剩多少分米?17.兰兰把一根3米长的彩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刚好剪了4次,每段长几分米?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A.2克 B.2毫米 C.2厘米2.20张纸摞起来厚2毫米,2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A.2厘米 B.2分米 C.2米3.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A. B.C. D.4.大约6分米长的是( )A.橡皮的长 B.小华的一拃长C.课桌的高5.下面物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的是( )A.一张试卷 B.1元硬币 C.一本字典二.填空题(共5小题)6.分米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1分米记作 .7.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要求得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8.小红身高130 .9.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 ,用字母表示是 .1厘米= 毫米.10.看一看,填一填.铅笔①长 mm,铅笔②长 mm.三.判断题(共5小题)11.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12.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分米. .13.测量公路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4.李明身高132分米. .15.人的手指甲每10天大约能长1分米。 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2秋 武威校级期中)( )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A.一本《新华字典》 B.一本语文书C.一张银行卡2.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3.2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A.2毫米 B.20毫米 C.200毫米4.下面长度与1厘米最接近的是( )A.9毫米 B.99毫米 C.19毫米5.(2023春 宣化区期末)下面( )的厚度接近1毫米。A.一本书 B.手掌C.一张银行卡6.(2022秋 漳平市期中)( )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约1毫米。A.1 B.10 C.100 D.200二.填空题(共6小题)7.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8.一张公交卡约厚1 ,10张这样的公交卡约厚 .9.嘉兴市今年9月份的降水量约是35 .10.测量 的生活用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11.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厘米= 毫米.12.1厘米﹣2毫米= 毫米5厘米+30毫米= 毫米6厘米8毫米= 毫米29毫米= 厘米 毫米82毫米= 厘米 毫米.三.连线题(共1小题)13.把物品和合适的包装盒连一连.答案解析部分【精讲精练】考点01【变式训练01】【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解答】解:【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变式训练02】【分析】求截成的段数,就是求24分米里面有几个4分米,列式为24÷4.【解答】解:24÷4=6(段)答:一共可以截出6段.【分析】此题考查整数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变式训练03】【分析】观察图形可知,A瓶的高度是21毫米;B瓶的高度是27﹣8=19(毫米),然后进行比较大小,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A瓶的高度减去B瓶的高度即可解答.【解答】解:A瓶:21毫米,B瓶:27﹣8=19(毫米)21>19所以A瓶高;21﹣19=2(毫米)答:A瓶高,高2毫米.【分析】根据刻度尺上的读数,分别得出A、B两个瓶的高度,再比较即可解答问题.考点02【变式训练01】【分析】小明有两支同样长的铅笔,即长度一定,用去的越多,那么剩下的就越少;反之,用去的越少,那么剩下的就越多;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厘米=70毫米因为两支铅笔同样长,又因为70>60;所以第二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答:第二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长度一定,用去的越多,那么剩下的就越少;反之,用去的越少,那么剩下的就越多”;注意单位的统一.【变式训练02】【分析】把12分米、96厘米、1米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解答】解:12分米=120厘米,1米=100厘米96厘米<100厘米<120厘米即96厘米<1米<12分米第一名:小青蛙,第2名:兔子,第3名:小狗.【分析】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变式训练03】【分析】因为每个接头都重叠5毫米,3张纸条有2个接头,也就是重叠了5×2=10毫米,用每张纸条的长度乘上3得出3张纸条总长度,再减去接头的长度即可求解.【解答】解:5×2=10(毫米)10毫米=1厘米5×3﹣1=15﹣1=14(厘米)答:黏成的纸条长14厘米.【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弄清3张纸条有2个接头,不要误算成3个接头,还要注意单位换算.【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学生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据此解答.【解答】解:学生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2.【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围脖的长度大约有2米;钥匙的长度大约有4厘米;矿泉水瓶的高度大约有2分米;据此判断得解.【解答】解:根据分析,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2分米的是矿泉水瓶的高度;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3.【分析】根据生活实际,1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故选:A。【分析】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4.【分析】计量10张A4纸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解答】解:10张A4纸的厚度约为1毫米。故选:A。【分析】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5.【分析】用手和尺子丈量太慢,用步数测量比较合理,只要明确一步大约多少厘米,再乘步数即可得到篮球场的长。【解答】解:最好用量篮球场的长。故选: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长度问题,要熟练掌握。二.填空题(共5小题)6.【分析】根据直尺的特征即可进行填写.【解答】解: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是1毫米.故答案为:10,1毫米.【分析】本题考查了直尺中毫米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7.【分析】先把2分米化成20厘米,每对折一次,绳子的长度就是原来长度的一半,用原来的长度除以2,求出对折1次后的长度,再除以2,就是对折两次后的长度,由此求解.【解答】解:2分米=20厘米20÷2÷2=10÷2=5(厘米)答:每段绳子长 5厘米.故答案为:5.【分析】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对折的含义,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8.【分析】米、厘米、分米、毫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都属于长度单位.因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故答案为:分米.【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分米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的掌握情况.9.【分析】1分米=100毫米,17毫米<1分米,首先排除17毫米;1分米=10厘米,21厘米比2分米多1厘米,再排除21厘米;2米=20分米,20分米与19分米最接近.【解答】解:在17毫米、21厘米和2米中,2米最接近19分米.故答案为:2米.【分析】在17毫米、21厘米和2米中,哪个与19分米的差最小,哪个最接近19分米.10.【分析】3个连在一起,重叠了4个铁环的厚度;先求出3个铁环的长度,然后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就是铁环连在一起的长度;据此解答.【解答】解:4厘米=40毫米40×3﹣4×5=120﹣20=100(毫米)答:铁环的总长度是100毫米.故答案为:100.【分析】本题要考虑实际情况,关键在于求出重叠的4个铁环的厚度是多少毫米,然后用3个铁环的长度减去重叠的部分,解决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1.【分析】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1厘米=10毫米,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10÷10=1(毫米),所以每段长1毫米.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厘米和毫米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2.【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小芳指着一棵大树高度应用“米”作单位,题里用分米作单位,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错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厘米比较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14.【分析】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mm”表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mm”表示。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分析】熟悉长度单位的表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分析】1米=10分米,10分米<11分米,这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不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解答】解:1米=10分米10分米<11分米即一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不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四.应用题(共2小题)16.【分析】每次剪下6分米,剪了4次共剪下4个6分米,即6×4=24分米,把5米化成50分米,然后再减去24分米就是剩下的长度.【解答】解:5米=50分米50﹣6×4=50﹣24=26(分米)答:这根彩带还剩26分米.【分析】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剪下的长度,然后再根据减法的意义进行解答,注意单位名称的换算.17.【分析】已知一共剪了4次,那么就剪成了(4+1)段;用总长度除以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解答】解:3米=30分米30÷(4+1)=30÷5=6(分米)答:每段长6分米。【分析】本题是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的情况,解答此题要明确剪的段数和剪的次数之间的观察。【拓展拔高】一.选择题(共5小题)1.【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用毫米作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2.【分析】2000里面有100个20,那么2000张纸大约厚2×100毫米,计算并换算单位即可。【解答】解:2000÷20×2=100×2=200(毫米)200毫米=20厘米=2分米答:2000张纸大约厚2分米。故选:B。【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2000里面有几个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3.【分析】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项A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表示1分米的长度。故选:A。【分析】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课桌的高大约6分米长,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课桌的高大约6分米长。故选:C。【分析】此类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和实际情况相违背。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10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元硬币的厚度接近2毫米;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5厘米;据此得解。【解答】解:选项中物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的是1元硬币。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二.填空题(共5小题)6.【分析】根据对分米的认识直接求解.【解答】解: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记作1dm.【分析】本题考查长度的常用单位,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用字母表示单位.7.【分析】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要求得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故答案为:毫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与长度单位,通过做题能够使学生体会统一的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8.【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红身高130用厘米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小红身高130 厘米;故答案为:厘米.【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9.【分析】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分成10格,每格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解答】解: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10.【分析】先看铅笔①的左边对齐的是0刻度处,再看铅笔①右边是63毫米刻度处,用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就是铅笔①的长度;先看铅笔②的左端对齐的是25毫米刻度处,再看铅笔②右端对齐的是80毫米刻度处,用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就是铅笔②的长度.【解答】解:63毫米﹣0毫米=63(毫米)80毫米﹣25毫米=55(毫米)答:铅笔①长63mm,铅笔②长55mm.故答案为:63,55.【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1.【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即可解答。【解答】解: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厘米=10毫米。12.【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解答】解: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毫米.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判断.1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测量公路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测量公路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李明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解答】解:李明身高132厘米;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人的手指甲每天大约能长多少,用毫米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人的手指甲每10天大约能长1毫米。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挑战名校】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据此解答.【解答】解: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2.【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用毫米作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20张纸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又因为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毫米,所以20张纸的厚度是0.1×20=2(毫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2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进行解答.4.【分析】1厘米=10毫米,9毫米与1厘米相差10﹣9=1(毫米),99毫米与1厘米相差99﹣10=89(毫米),19毫米与1厘米相差19﹣10=9(毫米),与1厘米差最小的最接近1厘米.【解答】解:1厘米=10毫米10﹣9=1(毫米)99﹣10=89(毫米)19﹣10=9(毫米)1<9<89答:与1厘米最接近的是9毫米.故选:A。【分析】把1厘米化成10毫米,通过计算,与1厘米差最小的最接近1厘米.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相同单位的名数相加减,只把数值相加减,单位不变.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判断选择。【解答】解: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接近1毫米。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了毫米的认识。6.【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0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约是1毫米;据此得解。【解答】解:10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约1毫米。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和单位来选择合适的数量。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用毫米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毫米;故答案为:毫米.【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8.【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张公交卡约厚应用“毫米”作单位;计量10张这样的公交卡约厚应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张公交卡约厚1毫米,10张这样的公交卡约厚1厘米;故答案为:毫米,1厘米.【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嘉兴市今年9月份的降水量约是35用毫米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嘉兴市今年9月份的降水量约是35毫米;故答案为:毫米.【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0.【分析】根据毫米的认识即可求解.【解答】解:测量较短的生活用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故答案为:较短.【分析】此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认识,是基础题型.11.【分析】在刻度尺上,1厘米分成10小格,每格是1毫米,因此,1厘米=10毫米.【解答】解: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故答案为:1毫米,10.【分析】此题是考查厘米、毫米的认识及进率.12.【分析】1厘米=10毫米,10毫米﹣2毫米=8毫米;把5厘米换算为毫米数,用5乘进率10,再计算左边;把6厘米换算为毫米数,用6乘进率10,再计算左边;把29毫米化成复名数,用29除以进率10,商部分是厘米数,余数是毫米数;把82毫米化成复名数,用82除以进率10,商部分是厘米数,余数是毫米数.【解答】解:1厘米﹣2毫米=8毫米5厘米+30毫米=80毫米6厘米8毫米=68毫米29毫米=2厘米9毫米82毫米=8厘米2毫米故答案为:8,80,68,2,9,8,2.【分析】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三.连线题(共1小题)13.【分析】首先把40毫米化成厘米数,用40除以进率10;把70毫米化成厘米数,用70除以进率10;然后与包装盒连线,盒子的直径要大于物体的直径或长,否则放不进去.【解答】解:40毫米=4厘米70毫米=7厘米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