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3,2.4平行线的性质与用尺规作图 讲义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2.3,2.4平行线的性质与用尺规作图 讲义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授课主题 平行线的性质与用尺规作图
知 识 梳 理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注:(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平行线的性质的一部分内容,切不可忽视前提 “两直线平行”.(2)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从平行线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点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注:(1)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一条直线上任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2) 两条平行线的位置确定后,它们的距离就是个定值,不随垂线段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知识点三、尺规作图 1. 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要点诠释: (1)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 (2)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面画刻度. (3)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也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 2.八种基本作图(有些今后学到):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6)已知一角、一边做等腰三角形. (7)已知两角、一边做三角形. (8)已知一角、两边做三角形.
例题精讲
考点1: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例题: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的度数是( ) A.130° B.30° C.45° D.5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若,则( ). A. B. C. D. 3.如图,某地域的江水经过B、C、D三点处拐弯后,水流的方向与原来相同,若∠ABC=125°,∠BCD=75°,则∠CDE的度数为( ) A.20° B.25° C.35° D.50°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直线,直线与,均相交,若,则________. 5.在一个平面内,已知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平行,若,则 . 6.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如果∠1=55°,那么∠2=_____°. 第6题图 第7题图 7.一副三角板按图1的形式摆放,把含45°角的三角板固定,含30°角的三角板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设旋转的角度为().在旋转过程中,当两块三角板有两边平行时,的度数为______. 巩固练习 1.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1+∠2 ∠3=90° B.∠1 ∠2+∠3=90° C.∠1+∠2+∠3=90° D.∠2+∠3 ∠1=18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平分交于点E,若,则( ) A. B. C. D. 3.如图,于点,,,则( ) A.112° B.122° C.132° D.142°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直线,点B在直线b上,且,,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如图,,若,则的度数为____.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在的延长线上,,,则的度数为______. 7.如图,,若,,则______.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平分,,,为______°. 考点2: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例题: 1.如图,点、分别为、上的点,点、为上的点,连接,连接、交于点.已知,,若,求的度数. 请你将下面解答过程填写完整. 解:∵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如图,,点E是线段上一点,且,.求的大小. 3.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上,点G在线段上,与交于点H,,,试判断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直线和直线相交于点,连接,点分别在、、上,连接、,是上一点,已知
(1)求证:; (2)若平分,,求的度数.(用表示) 5.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交AC于点E,点F是线段DE延长线上一点,连接FC,.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连接BE,若,,求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G是线段FC延长线上一点,若,BE平分,求的度数. 6.如图所示,直线分别与直线是好点B、F,且,的平分线交直线于点E,的平分线交直线于点C. (1)请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求的度数 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直线,平分,.求:的度数. 2.如图,已知,. (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E平分,,求的度数. 3.在三角形中,于点,是上一点,于点,点在上,. (1)如图1,求证:; (2)如图2,延长、交于点,若,请直接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不需要证明. 4.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 (1)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 (2)如果∠1=∠2,且∠3=115°,∠A=30°,求∠B的度数. 5.补全解答过程: 如图,EF∥AD,∠1=∠2,若∠BAC=70°,求∠AGD. 解:∵EF∥AD,(已知)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 ∴∠1=∠3,(等量代换) ∴AB∥    ,(    ) ∴∠AGD+∠BAC=180°.(    ) ∵∠BAC=70°,(已知) ∴∠AGD=    . 6.已知:如图,AE⊥BC,FG⊥BC,∠1=∠2 (1)求证:AB∥CD (2)若∠D=∠3+50°,∠CBD=70°,求∠C的度数. 7.如图,已知,,. (1)请你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平分,试求的度数. 8.如图,,,, ,求:的度数. 请完成下面的推理和计算过程,并在括号内写明依据. ∵(已知) ∴ ( ) ∵(已知) ∴ ∵(已知) ∴ ∴ ∴ ∴( ) ∴ ∵ ∴ . 考点3:在生活中应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 例题: 1.一艘船停留在海面上,如果从船上看灯塔位于北偏东30°,那么从灯塔看船上位于灯塔的( ) A.北偏东30° B.北偏东60° C.南偏西30° D.南偏西60° 2.如图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折叠成图,再沿折叠成图,则图中的的度数是( ) A.102° B.112° C.120° D.128°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道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120°,第二次拐的角∠B=16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 是( ) A.120° B.130° C.140° D.150° 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地面AE于点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_____.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若同时开工,则在乙地公路按南偏西 度的走向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接通. 6.如图,∠AOB的两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40°,在射线OB上有一点P,从点P点射出的一束光线经O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O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___________ 7.如图,点是内部一点,交于点.请你画出射线,并且,或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 (1)补全图形; (2)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巩固练习 1.一条船停留在海面上,从船上看灯塔位于北偏东60°方向,那么从灯塔看船位于灯塔的(  )方向 A.南偏西60° B.西偏南60° C.南偏西30° D.北偏西30° 2.某同学在研究传统文化“抖空竹”时有一个发现:他把它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所示: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3.小林乘车进入车库时仔细观察了车库门口的“曲臂直杆道闸”,并抽象出如图所示的模型,已知垂直于水平地面.当车牌被自动识别后,曲臂直杆道闸的段绕点缓慢向上旋转,段则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上升(即与始终平行),在该过程中始终等于( ) A. B. C. D. 4.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水面与水杯下沿平行,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光线变成,点在射线上,已知,则的度数是_______.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要修建一条公路,从村沿北偏东75°方向到村,从村沿北偏西25°方向到村.若要保持公路与的方向一致,则的度数为______. 6.如图,在、两处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公司要求、两地同时开工,并保证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1)地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2)若公路长12千米,另一条公路长6千米,且的走向是北偏西,试求到公路的距离? 7.如图是种躺椅及其简化结构示意图,扶手与底座都平行于地面,靠背与支架平行,前支架与后支架分别与交于点和点与交于点,当时,人躺着最舒服,求此时扶手与支架的夹角和扶手与靠背的夹角的度数. 考点4:平行线中的折点问题 例题: 1.如图,某地域的江水经过B、C、D三点处拐弯后,水流的方向与原来相同,若∠ABC=125°,∠BCD=75°,则∠CDE的度数为( ) A.20° B.25° C.35° D.5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直线为直角,则等于( ) A. B. C. D. 3.如图,AB//CD,则图中_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图,,设,那么,,的关系式______. 巩固练习: 1.如图,,,,则( ) A. B. C. 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的度数为( ) A. B. C. D. 3.如图,已知,,,则____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AEFC是折线,AB//CD,那么∠1,∠2,∠3,∠4的大小所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考点5: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综合问题 例题: 1.已知:直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平分,平分,并且. (1)如图1,求证:; (2)如图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个角,使写出的每个角的度数都为. 2. (探究)如图①,,点E在直线,之间.求证:. (应用)如图②,,点E在直线,之间.若,,,平分,平分,则的大小为_________. 3.已知:和同一平面内的点. (1)如图1,点在边上,过作交于,交于.根据题意,在图1中补全图形,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点在的延长线上,,.请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点是外部的一个动点.过作交直线于,交直线于,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并在图3中补全图形. 4.如图1所示的是北斗七星的位置图,图2将北斗七星分别标为,,,,,,,并顺次首尾连接,若恰好经过点,且,. (1)求的度数. (2)连接,当与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并说明理由. 5.根据所给图形及已知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如图1所示,已知直线,,那么根据_________可得________; ②如图2,在①的条件下,如果平分,则________; ③如图3,在①、②的条件下,如果,则________. (2)尝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4,已知,,是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巩固练习 1.已知两条直线l1,l2,l1∥l2,点A,B在直线l1上,点A在点B的左边,点C,D在直线l2上,且满足. (1)如图①,求证:AD∥BC; (2)点M,N在线段CD上,点M在点N的左边且满足,且AN平分∠CAD; (Ⅰ)如图②,当时,求∠DAM的度数; (Ⅱ)如图③,当时,求∠ACD的度数. 2.如图1,AB∥CD,直线AE分别交AB、CD于点A、E.点F是直线AE上一点,连结BF,BP平分∠ABF,EP平分∠AEC,BP与EP交于点P. (1)若点F是线段AE上一点,且BF⊥AE,求∠P的度数; (2)若点F是直线AE上一动点(点F与点A不重合),请直接写出∠P与∠AFB之间的数量关系. 3.已知,,,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则__________,则与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 (2)如图②,若点E、F在线段上,且始终保持,.则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 (3)在第(2)题的条件下,若平行移动到图③所示 ①在移动的过程中,与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求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时,求的度数. 4.已知△ABC中,点D是AC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DG平分∠ADE,BG平分∠ABC,DG与BG交于点G. (1)如图1,若∠ACB=90°,∠A=50°,直接求出∠G的度数; (2)如图2,若∠ACB≠90°,试判断∠G与∠A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5.如图1,D是△A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AB. (1)求证:∠ACD=∠A+∠B; (2)如图2,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CE于点H,CF平分∠ECD,FA平分∠HAD,若∠BAD=70°,求∠F的度数. (3)如图3,AHBD,G为CD上一点,Q为AC上一点,GR平分∠QGD交AH于R,QN平分∠AQG交AH于N,QMGR,猜想∠MQN与∠ACB的关系,说明理由. 考点6:应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 例题: 1.下面出示的的尺规作图题,题中符号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如图,已知∠AOB,求作:∠DEF,使∠DEF=∠AOB 作法:(1)以①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P、Q; (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②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 (3)以点D为圆心③长为半径画弧交(2)步中所画弧于点F; (4)作④,∠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A.①表示点E B.②表示PQ C.③表示OQ D.④表示射线EF 2.如图,线段交于. (1)尺规作图:以点为顶点,射线为一边,在的右侧作,使.(要求: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 (2)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王师傅开车在一条公路上经过点B和点C处两次拐弯后继续前行,且前行方向和原来的方向AB相同.已知第一次的拐角为∠ABC,请借助圆规和直尺作出第二次拐弯后的拐角∠BCD. 巩固练习 1.作图题:已知∠α,线段m、n,请按下列步骤完成作图(不需要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作∠MON=∠α (2)在边OM上截取OA=m,在边ON上截取OB=n. (3)作直线AB. 2.如图,已知中,,点在上. (1)试用直尺和圆规在上找一点,使(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若;求证:. 3.如图所示,已知和. (1)以为一边在的外部画,; (2)画出的平分线; (3)量一量,的度数是多少? 考点7:与平行线有关的作图问题 例题: 1.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方格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都是格点.请按以下要求作图(注:下列求作的点均是格点) (1)过点作一条线段,使平行且等于; (2)过点作线段的垂线段; (3)过点作线段的垂线段,并判断与的位置关系; (4)求的面积. 2.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A B C均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画图: (1)过点A画线段的平行线; (2)过点B画线段的垂线,垂足为B; (3)过点C画线段的垂线,垂足为E; (4)线段的长度是点C到直线________的距离; (5)线段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平面上有一条直线AB以及AB外一点P,请你只用一块含30°角的三角板经过P点画直线CD使CD∥AB,简单说明你的画法. 4.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A B C均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画图: (1)过点A画线段的平行线; (2)过点B画线段的垂线,垂足为B; (3)过点C画线段的垂线,垂足为E; (4)线段的长度是点C到直线________的距离; (5)线段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如图,点P是的边上的一点. (1)过点P画的垂线,交于点E; (2)过点P画的垂线,垂足为H; (3)过点P画的平行线; (4)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点P到的距离是___________; (5)线段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连接). 2.利用网格画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 (1)过点C画AB的平行线CD; (2)仅用直尺,过点C画AB的垂线,垂足为E; (3)连接CA、CB,在线段CA、CB、CE中,线段______最短,理由___________. (4)直接写出△ABC的面积为 _________. 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都在格点上. 找一格点,使得直线,画出直线; 找一格点,使得直线于点,画出直线,并注明垂足; 找一格点,使得直线,画出直线; 连接,则线段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 4.已知方格纸上点O和线段AB,根据下列要求画图: (1)画直线OA; (2)过B点画直线OA的垂线,垂足为D; (3)取线段AB的中点E,过点E画BD的平行线,交AO于点F. 5.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解答下列问题. (1)过点P画PQ∥CD,交AB于点Q; (2)过点P画PR⊥CD,垂足为R,连接PC,判断PC与PR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