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06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06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6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调查银行最新的利率,理解储蓄的意义,了解理财方式,学会理财。 2.在活动中进一步熟练的掌握有关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更多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培养理财意识,体会学习储蓄的必要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
学情分析 教材安排“生活与百分数”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生活与百分数”一课包含两个实践活动。活动1通过让学生调查最新的利率,知道利率是在动态调整的,每次调整的背后一定存在国家经济状况和政策的变化。活动2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理财方式的比较,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实际应用数学,学会科学理财,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核心素养 在解决与税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时,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活的城市有哪些银行,你有储蓄的经历吗,调查一下它们的存款利率都是多少?
(可以问问长辈,爸爸妈妈,上网搜查,去附近的银行咨询)
在调查2023年存款利率的过程中,请你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复习引入
(1)银行存款有 、 、 等方式。
(2)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
(3)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
(4)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 。
存入本金,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储蓄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生活与百分数。
(板书课题:生活与百分数)
学习任务一:了解银行最新利率与理财的方式。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已展开调查,了解与理财有关的知识,教学时,先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的情况汇报,同时让学生分析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知识。】
新知探究—习“方法”
活动1:了解银行最新利率。
师:同学们课前去银行调查了最新的利率,了解了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
1.请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板书。
(2023年3月)如下:
2.提问:你调查到的银行的利率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中的一致吗?
请你试着分析一下,银行调整利率的原因。
3.追问: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
(1)影响利率的因素非常的多,比如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等等。
(2)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国家一般会实行相应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提高利率,这样老百姓会更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
(3)从需求角度看,降低利率会降低老百姓的储蓄意愿,从而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
(4)从供给角度看,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防止其利润的进一步恶化。
(5)如果对外贸易失衡的话会造成自主货币的贬值或升值,这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通过汇率的改变,相应的会影响利率的走势。
小结: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当要求稳健的政策环境时,央行就会适时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减少货币的需求与供给,降低投资和消费需求;当要求积极的政策环境时,央行会适时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促进消费和投资。
学习任务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了解到的情况和具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完成活动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理财意识。】
活动2: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1.提问:你知道有哪些理财方式吗?
生汇报:普通储蓄存款、国债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
2.调查一下,理财产品存款和国债的利率是多少?
教师出示调查信息(2023年3月数据):
(1)普通储蓄的存款利率和整存整取的定期利率一样。
(2)国债分三年期和五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是4.92%,五年期的年利率是5.32%。
3.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5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这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最高?
①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②指名学生板演。
4.汇报(1)存款
根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每种方案最后的利息。
方案一:一年期存6次。
(1)第一年 50000×1.75%×1=875(元)
(2)第二年 (50000+875)×1.75%×1≈890.31(元)
(3)第三年 (50000+890.31)×1.75%×1≈905.89(元)
(4)第四年 (50000+905.89)×1.75%×1≈921.74(元)
(5)第五年 (50000+921.74)×1.75%×1≈937.87(元)
(6)第六年 (50000+937.87)×1.75%×1≈954.28(元)
875+890.31+905.89+921.74+937.87+954.28=5485.09(元)
方案二:二年期存3次。
50000×2.25%×2=2250(元)
(50000+2250)×2.25%×2=2351.25(元)
(50000+2351.25)×2.25%×2≈2355.80(元)
总利息:2250+2351.25+2355.80=7207.05(元)
方案三:三年期存2次。
50000×2.75%×3=4125(元)
(50000+4125)×2.75%×3=4465.31(元)
总利息:4125+4465.31=8590.31(元)
上面的三种方案中,第三种方案获得的利息最多。
(2)买国债
和同期的银行存款比较,国债的利率要高于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率。2015年10月,我国发行了电子国债,利率如下表。
期限 三年 五年
利率 3.35% 3.75%
方案一:先买5年国债,再存一年普通储蓄。
50000×5×3.75%=9375(元)
50000×1.75%×1=875(元)
9375+875=10250(元)
方案三:先买3年国债,再存3年普通储蓄。
50000×3×3.35%=5250(元)
50000×2.75%×3=4125(元)
5250+4125=9375(元)
5.提问:两种理财方式中选择哪种收益最大?追问: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本金相同、存期相同的情况下,利率越高,利息就越高。
6.拓展延伸
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 ‰。201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 ‰,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 ‰;自然增长率为4.79 ‰。
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号写作“ ”。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 ,即该本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畅谈整堂课的主要收获,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巩固,使所学知识形成条理和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妈妈有1万元,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三年期国债,年利率3.35 %;另一种是买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3.6%,每年到期后可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如果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能够实现,3年后,两种理财方式的收益相差多少
2. 贷款是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我们所熟悉的贷款有车贷、房贷等等。下面是一辆汽车的售价和贷款利率,请你算一算,如果买一辆汽车贷款4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每月大约需要还多少钱?
提示:(本金+贷款利息)÷月数=每月还款
3.爷爷有5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供他选择: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3.9%;另一种是先存银行两年,到期后连本带息再存一年(两年的年利率为2.25%,一年的年利率为1.75%)。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二、学以致用
4.公司奖给小刚叔叔20000元,他准备存入银行两年。请计算说明,下面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多的利息。
A.定期两年,利率2.25%。
B.先定期一年,利率1.75%,到期后取出连同利息再定期一年。
拓展提升
5.乔乔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
【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拓“延伸”
1.积极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纳税政策。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