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细化要求(八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细化要求(八个)

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八个实验操作技能细化要求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
(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使用低倍镜观察写有“上”字或者“E”字的玻片标本。
二、实验材料用具
普通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或者“E”字的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取镜和安放。
3.对光:调节物镜、光圈、反光镜,直至视野明亮。
4.观察: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粗细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并移到视野正中央。
5.将显微镜清洁干净,并放回镜箱中。
四、反思与拓展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相反。因为显微镜成像特点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
注意事项:1、取镜和安放时动作标准: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放在距实验台边缘5-7CM略偏左处。
2、对光时:先低后高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光圈(光线进入多,对光更容易)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一般用凹面镜,(聚光,对光更容易)直到可以看到明亮圆形的视野
3、观察时:玻片标本应放置在载物台通光孔正中央(特别是标本应位于正中央,更容易找到物像);顺时针降镜筒看物镜;逆时针升镜头看目镜找物像;后细准焦调清晰。
4、收镜时:用擦镜纸擦目镜、物镜的镜头,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降镜筒到最低处(显微镜高度变低,容易放入镜箱),放镜箱。
《练习使用显微镜》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1.检查实验 材料用具 检查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擦镜纸, 纱布等是否齐备。 1分
2.取镜和安装 A.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0.5分
B.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5~7cm 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学生:方向不能放反) 0.5分
3.对光 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0.5分
B.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眼睛使用错误0.5分扣完) 0.5分
C.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0.5分
D.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教师检查) 0.5分
4.观察 A.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玻片标本对准中心) 1分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一定要用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 1分
C.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为止;(0.5分)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0.5分)(此时眼睛不扣分) 1分
D.能正确移动玻片标本,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1分
5.清洁收镜 实验完毕,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并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缓慢下降至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回原处。(材料用具回归原处,如纱布、玻片等) 1分
6.反思拓展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方向相反;因为显微镜呈的物像是倒像) 1分
合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二)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一、实验目的 (时间: 10分钟)
1.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练习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
二、实验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滴管,吸水纸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用低倍物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4.绘图:在下面方框内绘制一个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5.整理器材
四、反思与拓展
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无色的,不易观察需要染色。便于观察到细胞核。
注意事项:1、处理气泡:在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吸引,气泡随水流出;用橡皮胶头将气泡挤压出来。(盖盖玻片方法正确,才能避免产生气泡)
2、画图:布局要合理;先绘草图; 绘图一般用3H细铅笔勾画出轮廓,线条轻细,比例恰当,详细结构不必勾画;用圆点衬阴,表示阴暗与颜色深浅;注意科学性与准确性。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 用具 检查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纱布,载玻片, 盖玻片,显微镜,镊子,擦镜纸,刀片,滴管, 吸水纸等是否齐备。(洋葱实验员切成小方块) 1分
2.制作洋葱鳞片 叶内表皮细胞临 时装片 A.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0.5分
B.选取材料: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0.5分
C.展平:将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1分
D.加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无气泡。(教师看有气泡扣0.5分) 1分
E.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载玻片与盖玻片缝隙处,若滴在盖玻片上不得分) 1分
3.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A.显微镜的取放、对光。(此步骤有错误操作不得分) 0.5分
B.在低倍物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此步骤观察不到细胞图像不得分) 0.5分
4. 绘制细胞结构 简图 根据观察,绘制一个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 并标注细胞各基本结构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各 0.5 分) 2分
5.整理器材 把显微镜擦净收好放回原处;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净;将用过的材料和吸水纸送到指定的地方; 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方,擦净桌面。 1分
6.反思拓展 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 (染色细胞,使细胞核着色最深,便于观察细胞核) 1分
合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三)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一、实验目的 (时间:10 分钟)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
2.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二、实验材料用具
普通光学显微镜,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标签处贴号1234,并覆盖原来标本名称) ,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正确使用显微镜。
3.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
4.辨别四种基本组织:
①号标本属于 组织。
②号标本属于 组织。
③号标本属于 组织。
④号标本属于 组织。
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1、对光要成功: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通过书中对组织特点描述或图像特点来判断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细而长,含肌原纤维,形成显微镜下所见的纵纹。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很容易判断的。
结缔组织: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细胞之间可能排列疏松。一般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排除三种,就是结缔组织。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检查显微镜,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 (标签处贴号),))))擦镜纸,纱布等是否齐备。 1分
2.正确使用显微镜 A.正确取镜,安放、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1分
B.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1分
3.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的玻片标本 依次能在视野下观察到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图像。(每观察到1种图像得1分。) 4分
4.辨别四种基本组织 根据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分布、排列特点, 辨别四种基本组织并填空。(每空0.5分,监考教师事先观察并掌握每个标号对应的组织名称。) 2分
5.整理器材 将显微镜擦净放回原处;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方,擦净桌面。 1分
合 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四)
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时间:10 分钟)
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识别其基本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用具
浸软(或者新鲜)的蚕豆种子,镊子,培养皿,放大镜。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肾形)
A.用放大镜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
B.指出蚕豆种子的种皮。
3.识别蚕豆种子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A.剥离蚕豆种子的种皮。
B.识别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胚芽上有幼叶,胚轴下端的锥状体即为胚根)
C.数一数子叶的枚数。(两片肥厚的子叶)
4.根据观察,在下图所示蚕豆种子内部结构示意图中,标注各部分名称。
5.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
观察蚕豆种子结构时,用手捏种子,水溢出的部位为种脐(即种子着生在果实上的部位)。剥种皮时,用力要轻,不要损伤内部结构,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时,沿着两片子叶间的缝隙轻轻掰开,不要损伤其他结构。
《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检查浸软(或者新鲜)的蚕豆种子,镊子,培养皿,放大镜等是否齐备。 1 分
2.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 A.取一粒蚕豆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 1 分
B.指出蚕豆种子的种皮。 1 分
3.识别蚕豆种子的结构 A.剥离蚕豆种子的种皮。 1 分
B.识别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2 分
C.辨认子叶的片数。 1 分
4.识图填空 根据观察,在图中括号内标注出相应的结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为:胚轴、胚芽、胚根、子叶、种皮。(每空0.5分)(此处标注顺序不合理,建议修改) 2.5 分
5.整理器材 将使用过的蚕豆种子放到指定的地方,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方,擦净桌面。 1 分
6.反思与拓展 蚕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子叶的片数(1分)和有无胚乳(1分)。 子叶2片;无胚乳 2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五)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
1、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用具:
温度计、酒精灯、花生、镊子、解剖针、锥形瓶(50ML)、量筒(50ML)、滴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提出问题: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能量?
3.作出合理假设:花生种子中 是 含有能量。
4.制定并实施计划:
A、清点材料用具。
B、用量筒量取30毫升清水,倒入锥形瓶中,并把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C、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D、用镊子夹住花生仁,将花生仁穿于解剖针上。点燃酒精灯,引燃花生仁。对锥形瓶里的清水进行加热直到花生仁完全燃烧结束,再测量水温。
E、重复上面B、C、D的方法,再测量另一粒核桃仁的能量。
四、记录和结论:
1、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
水的容积(毫升) 加热前的水温(℃) 加热后的水温(℃) 加热温差变化量(0C)
得出结论: 花生种子中是含有能量 。
五、整理器材和用具。
六、反思与拓展 :分析你和同学之间的实验数据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可能有:热能散失不一样、花生燃烧不充分、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够准确、计算出现错误等。 。
注意事项:
对两种食物含有的能量进行对比时,应只有食物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某食物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t2-t1)×4.2J/mL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1.清点材料用具 检查温度计、酒精灯、天平、花生仁、核桃仁、镊子、细铁丝(或者解剖针)、锥形瓶、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等是否齐全完好 1 分
2.提出问题 一粒核桃仁和一粒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
3.作出假设 一粒核桃仁可能比一粒花生仁含的能量多。 0.5分
4.制定并实施计划 A.正确使用天平称取花生和核桃种子的质量 1 分
B.已经处理过的易拉罐套在锥形瓶之外。用量筒量取30毫升清水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清水体积数。不足30毫升清水时滴管加够。 1分
C.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清水中但不要碰到加热锥形瓶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1 分
D.用镊子夹住花生仁,将花生仁穿于细铁丝(或者解剖针)上。点燃酒精灯,引燃花生仁。对锥形瓶里的清水进行加热直到花生仁完全燃烧结束,再测量水温。 1分
E.重复上面B、C、D的方法,再测量另一粒核桃仁的能量。 1分
5.记录和结论 A.记录实验数据,并且填好表格,数据计算正确 1分
B.得出结论:一粒核桃仁比一粒花生仁含的能量多 0.5分
6. 整理器材用具 把酒精灯熄灭;把核桃仁和花生仁残渣倒入垃圾桶;锥形瓶中的废水倒入水槽;把其它用具正确清洁干净; 将器材整齐地摆放回原位,擦净收拾好桌面 1 分
7.反思与拓展 分析你和同学之间的实验数据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能量散失问题;食物燃烧不够充分等合理就行。 1分
合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六)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材料用具:
人血的永久涂片,光学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取镜和安放。
3.显微镜对光。
4.使用低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四、实验记录:
类型 大小 数量(多或者少)
红细胞 相对较小 多
白细胞 大 少
五、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1、对光要成功: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根据细胞数量和细胞形态进行辨认红细胞和白细胞。
红细胞:数最多、红色、圆饼凹
白细胞:数少、最大、染色后呈现紫色(本来是白色,看不清)
3、成熟红细胞 无 细胞核,其意义是: 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运输氧气的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评判表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1.清点材料用具 检查人血的永久涂片,光学显微镜是否完好。 1 分
2. 取镜和安放 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镜臂朝向自己,将显微镜放在实验桌略偏左的位置。 1分
3. 显微镜对光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 分
B.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1分
C.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1 分
D.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1分
4.低倍镜观察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能清晰地观察到图像。视野中识别出红细胞、白细胞。 1分
5. 实验记录 填好表格,答案科学,符合客观事实。 2分
6.整理器材 实验完毕后,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并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缓慢下降至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和永久涂片放回原处。 1分
合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七)
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时间:10 分钟)
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实验材料用具:
黑、白围棋子,纸盒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
1.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2.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3.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
4.全班统计各个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四、实验结果: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大致比例接近1:1
实验结果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染色体
性别
五、实验结论: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说明了: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你的实验统计结果可能不均等的原因是:抽取次数过少(1分),结果存在偶然性(1分)。
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随机取样。
2、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保证X、Y型精子为1:1)
3、数据处理:应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实验数据更准确。
《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评判表
考查要点 操作要点 分值 得分
1.提出问题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2分
2.做出假设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分
3.实验过程 (1)学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 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 记录实验结果,并且填好表格。 2分
4.实验结果 比例大致接近1:1 (按实际实验结果填写) 2分
5.实验结论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分
合计 10分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八)
观察酵母菌
一、实验目的 (时间:10 分钟)
1.制作酵母菌的临时装片。
2.规范操作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3.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吸管、稀释的碘液、吸水纸、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要求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3.观察:用低倍物镜观察酵母菌细胞临时装片。
4.绘图:在下面方框内绘制一个酵母菌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5.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1、根据观察,绘制一个酵母菌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细胞各基本结构名称:
要求绘出细胞壁(膜)、细胞核、细胞质(小点)、液泡、淀粉粒(大点)。(每个0.5分)
2、按照要求,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画图按要求画出。
《观察酵母菌》评判表
考查要点 操作要点 分值 得分
1.检查试验材料和实验用具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1分
2.正确使用显微镜 (2)正确取镜安放显微镜、对光 2分
3.观察酵母菌形态 (3)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酵母菌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分
4.观察酵母菌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4)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 2分
5.根据所观察的物象,画一个酵母菌细胞的结构图(细胞壁、细胞核、液泡、淀粉粒、细胞质) 2分
6.整理器材 (5)将显微镜擦净收好放回原处,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方,擦拭桌面。 1分
合计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