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模型 讲义(无答案) 2023-2024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中考总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手拉手模型 讲义(无答案) 2023-2024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中考总复习

资源简介

“手拉手”模型
模型介绍:“手拉手”模型是指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重合,左底角顶点互连,右底角顶点互连所组成的图形.若把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看做“头”,左底角看做“左手”,右底角看做“右手”,则可以描述成:头对头,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这也正是“手拉手”模型名称的由来.
类型 1 运用“手拉手”模型
使用条件:发现共顶点的四条线段,两两相等( 或对应边成比例),夹角相等,运用“手拉手”模型。
经典模型图 常用结论
头对头(△ABC 与△EDC均 为等边三角形) ∠ACE=∠BCD; △ACE≌△BCD; AE=BD
肩碰肩(△ABC 与△EDC均 为等边三角形) ∠ACE=∠BCD; △ACE≌△BCD;AE=BD; ∠AFB=∠DFE=∠BFC=∠CFE=60°; FC 平分∠BFE;BF=AH+FG; EF=DG+FH;△CGH 是等边三角形
脚拉脚(△ABC 与△EDC均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E=∠BCD; △ACE∽△BCD;
例1、如图,与均为等边三角形,B,C,E 三点共线,连接BD,AE交于点F ,连接CF,求证:
例2、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GF的顶点C重合,CE边与BC边重合,如图,将正方形CEGF 绕点C顺时针旋转,连接AC,BE,AG,求的值.
练习题
如图,在等腰中,于点H,P为AH上一动点,以CP为腰,PQ为底边作等腰且 ,连接HQ.求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 QH的最小值.
类型2 构造“手拉手”模型
使用条件:常在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中,发现以一腰为边的三角形,及时构造并应用“手拉手”模型。
经典模型图 常用结论
以点C为顶点作∠ECD=∠ACB,且CD=CE,连接ED,BD ∠ACE=∠BCD; △ACE≌△BCD;AE=BD; ∠AFB=∠DFE=∠BFC=∠CFE=60°; FC 平分∠BFE
以点C 为顶点作∠ECD=∠ACB,且CD=CE,连接BD ∠ACE=∠BCD; △ACE≌△BCD; AE =BD; AE⊥BD
过点C作CF⊥CE,且CF =CE,连接 DF ∠BCE=∠DCF; △BCE≌△DCF; BE=DF; BE⊥DF
例1、如图,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P为其外部一点,,连接 PD当点P在边AD 的左侧时,求的度数.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求 BC 的长.
练习题
如图,在等腰 和等腰中,,连接BE,P为BE的中点,连接AP,PD,试判断AP与PD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