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专讲:除法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专讲:除法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 二年级 ) 备课教员:***
第一讲 除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 熟练地解答除法应用题。
能力目标 区别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 培养判断、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创设适当的情境,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 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并有勇于探 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 根据分析正确的列式解答。
三、教学难点: 在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解题思路。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导入(5分) 【设计意图: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心理特征,大都喜欢听故事,所以想借此“做梦”引发的小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上提到梦中关于这帮学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师:同学们,可能是太想上好这节课了,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关于你们的梦。孩 子们,想知道是什么梦吗? 生:想。 师:老师昨晚很早就上床休息并很快睡着了。突然,老师醒了,发现自己被一 群很小的小人抬着。当我在挣扎的时候,被这群小人带到了一个头戴皇冠 的国王面前,我这才知道我被带到了小人国!当时我害怕极了!这时,国 王发话了,他说:“听说你是个老师,那我这有一道难题请你帮忙解决, 如果解决不了,就杀了你!”我一听,更害怕了,看到题目时候,头脑一 片空白,我流着泪说:“对不起,我不会!”只见国王凶神恶煞地看着我, 就在他想派人杀我时,远远传来一阵喊声:“老师,我们来了,我们来帮 你解答!”我一看,原来是你们都来了,当时我笑啊笑啊,就醒了!但醒 来头脑里还记得那道难题,所以今天我就想请你们,来帮老师解决难题。 (课件出示难题:有一些桃子被分成了3份,平均每份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师:同学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 生:一共有2×3=6(个)桃子。 师:非常不错,这么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一定是难不倒同学。同学们,我们知道 乘法的逆运用是除法,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除法的应用。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应用除法知识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应用。】 【板书课题:除法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 (一)例题1:(10分) 讲解重点:一步计算的除法应用题,通过题目,提取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知道平均分。 师:最近欧拉喜欢上了收集明信片,他收集了30张明信片,平均每种有6张, 一共收集了多少种明信片? 生:…… 师:平均每种6张,平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学除法的时候学均分, 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知道了什么是平均,谁能说一下平均每种有6张是什么意思? 生:每种的明信片的数量同样多。 师:没错,现在知道了总数量,每种明信片的数量,也就是让我们求什么? 生:30张中,每份是6张,求被分成了几份。 师:像这样的问题能用什么计算方法呢? 生:用除法。 板书: 除法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30÷6=5(种) 师:列完算式,我们还有一步是什么? 生:写答。 师:解应用题一定要记得写答。 师:所以,遇到应用题时,我们要学会先提取已知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 你们会做了吗? 生:会了。 师: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挑战一下自己。 板书: 30÷6=5(种) 答:一共收集了5种明信片。 练习1:(5分) 一盒巧克力有32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2块巧克力,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得几块,就是求32里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 板书: 32÷8=4(块) 答:每人分得4块。 例题2:(10分) 阿博士买来一些故事书和漫画书,买故事书用了64元,买漫画书用了72元。故事书和漫画书各买了多少本? 讲解重点:求不同量,根据题目意思进行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 师:趁着休息,阿博士来到了书店,他都买了些什么? 生:故事书和漫画书。 师:买故事书总共用了多少钱? 生:64元。 师:一本故事书要多少钱? 生:8元。 师:要我们求什么? 生:故事书买了多少本? 师:买了多少本,也就是让我们求什么? 生:求64里面有几个8。 师:64里面有几个8,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除法。 师:所以故事书买了多少本? 生: 64÷8=8(本) 师:现在我们知道买了多少本故事书,那漫画书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分析 分析,给我们做小老师。 生:买漫画书总共用了72元,每本漫画书是9元,所以就是求72里面有几个9, 72÷9=8(本),漫画书买了8本。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对吗?对的话,就把我们的降龙十八掌送给他。 师:经过了老师和同学的分析,老师相信优秀的你们一定已经不满足于那么简 单的问题了,那么下面我们就先练个手,为后面的挑战做准备。 板书: 64÷8=8(本) 72÷9=8(本) 答:故事书买了8本,漫画书买了8本。 练习2:(5分) 有56个黄球和63个白球,现要将这些球分别放进盒子里,黄球每盒放7个,白球每盒放9个,白球和黄球各有几盒? 分析: 知道每种球的总个数和每盒球的数量,要求每种球各有多少盒,用总量除以每盒球的数量,即可求出白球和黄球各有几盒。 板书: 56÷7=8(盒) 63÷9=7(盒) 答:白球有7盒,黄球有8盒。 三、小结:(5分)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是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还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第二课时(50分) 复习导入(3分) 【复习上节课如何做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引出这节课的新知识】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应用题,那老师来考考你们。遇到 除法应用题,我们先要做什么? (上堂课已经涉及,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生:先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师:找到已知条件后,要做什么? 生:分析这些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是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 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还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师:每人各奖励一个大拇指,同学们上节课学的都很认真。但是,在同学们休 息的10分钟里,老师接到了芭啦啦星球的求助信息。你们会帮助我们的博 士,对吗? 生:对。 师:原来博士要带大家坐飞船去玩,每艘小飞船可以坐4人,要6艘。但是博 士准备让大家坐大飞船,已知每艘大飞船可以做8人,那么需要几艘大飞 船? 师:同学们,你们都帮助博士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 师:看来这个问题难倒了大家,但是我相信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一定会更厉 害,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学习除法的应用吧。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 (一)例题3:(10分) 卡尔买了4支笔,付给售货员阿姨10元,找回了2元,平均每支笔多少元? 讲解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根据题意,提取已知条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买笔用的钱数是多少。 师:我们先看下题,一起来提取数学信息,你们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师:每位同学已经获得了一些数学信息,老师想知道,这里要我们求什么? 生:求平均每支笔多少元。 师:要想求出我们的问题,我们要得到哪些条件? 生:笔的支数和总价。 师:买了几支笔? 生:买了4支笔。 师:4支笔的总价是多少? 生1: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 生2:是8元。 师:题目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总价,但是老师听到有同学说是8元,这个8元 是哪里来的,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解释下。 生:卡尔付给了售货员阿姨10元,但是还找回了2元,说明卡尔花了8元钱, 这8元钱就是买了4支笔的价钱。 师:分析的很到位,奖励3个大拇指。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4支笔的总价了 吗? 生:知道了。 师:总价钱知道了,买笔的数量也知道了,平均每支笔多少元,是不是就很容 易计算出来了。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下。 生:板书: 10-2=8(元) 8÷4=2(元) 答:平均每支笔2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 生:对的。 师:奖励2个大拇指。其他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是你们表现的机会了。 练习3:(5分) 二(1)班34个同学去看表演,每排尽可能坐满,坐了6排空出了2个座位,每排可以坐多少个人? 分析: 想要知道每排可以坐多少个人,就要先求出全班同学一共坐了几排。坐了6排空出了2个座位,6排没有坐满,现在假设6排都坐满了,那么总人数就是34+2=36(个),再用总人数除以排数,就可以求出每排可以坐多少人。 板书: 34+2=36(个) 36÷6=6(个) 答:每排可以坐6个人。 (二)例题4:(12分) 阿派拿着18元钱,准备去超市买零食。 阿派用这些钱全买棒棒糖,他能买几根棒棒糖? 如果他买了一个汉堡,剩下的钱能买几个冰淇淋?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讲解重点:根据题意,理解“这些钱”和“剩下的钱”的意思,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同学们,读完第(1)题,你们告诉老师这里要我们求什么? 生:阿派用这些钱全买棒棒糖,他能买几根棒棒糖。 师:这些钱是多少钱? 生:是18元。 师:每根棒棒糖多少元? 生:2元。 师:把18元全拿来买棒棒糖,阿派能买几根,你们知道吗? 生:可以买18÷2=9(根)。 师:一起来看第(2)题,这里要我们求什么? 生:阿派买了一个汉堡后,剩下的钱能买几个冰淇淋。 师:剩下的钱是多少钱? 生:剩下的钱是18-8=10(元)。 师:也就是说,阿派用10元钱买冰淇淋,能买几个? 生:一个冰淇淋是2元,所以阿派可以买10÷2=5(个) 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提出来试着自己解题。 生:18元全部买可乐可以买几瓶? 18÷3=6(瓶) 答:18元全部买可乐可以买6瓶。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奖励3个大拇指。老师相信你们 还可以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板书: (1)18÷2=9(根) 答:他能买9根棒棒糖。 (2)18-8=10(元) 10÷2=5(个) 答:剩下的钱能买5个冰淇淋。 (3)18元全部买可乐可以买几瓶?(问题可有多种,言之有理即可) 18÷3=6(瓶) 答:18元全部买可乐可以买6瓶。 练习4:(5分) 妈妈给了米德40元钱,让他去超市买水果。 (1)米德花了28元买香蕉,他买了多少千克香蕉? (2)如果买桔子用了10元,剩下的钱能买几千克菠萝? (3)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分析: (1)每千克香蕉7元,求28元钱能买多少千克香蕉,就是求28元里面有几个7元,用除法计算。用总价钱除以每千克的价钱,即可求出买的数量。(2)要求能买几千克菠萝,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钱,剩下的钱=总共的钱-买桔子用的钱,再用剩下的钱除以每千克菠萝的价钱,就可以求出能买几千克菠萝。(3)问题可有多种,言之有理即可。 板书: (1)28÷7=4(千克) 答:他买了4千克香蕉。 (2)40-10=30(元) 30÷6=5(千克) 答:剩下的钱能买5千克菠萝。 (3)用40元能买多少千克的桔子?(问题可有多种,言之有理即可) 40÷5=8(千克) 答:用40元能买8千克的桔子。 例题5:(选讲) 同学们划船游玩,每条大船可以坐8人,每条小船可以坐6人。只坐大船, 正好需要3条,如果只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 讲解重点:根据已知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求出总人数后,再求需要小船的条数。 师:我们来提取下题目中的信息,本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逐步让学生提取条件中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生:如果只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 师:要求需要几条小船,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每条小船可以坐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师:这些条件,我们都知道了吗? 生:只知道每条小船可以坐6人,但是不知道一共多少人。 师:题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仔细看题,题中还有哪些信 息没有用到? 生:每条大船可以坐8人,如果只坐大船,正好需要3条。 师:不错,知道每条大船可以坐的人数和大船的数量,总人数是多少。我们就 可以很容易求出来了,对吗? 生:对。 师:一共有多少人? 生:8×3=24(人) 师:知道了总人数,只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 生:需要24÷6=4(条) 师:把最响亮的降龙十八掌送给最优秀的自己,老师稍稍提醒一下,你们就懂 了。 板书: 8×3=24(人) 24÷6=4(条) 答:需要4条小船。 练习5:(选做) 阿博士买来一些花要插入花瓶中,如果每个花瓶插8枝,正好需要2个花瓶,如果每个花瓶插4枝,需要几个花瓶? 分析: 分析题意,已知每个花瓶插8枝,需要2个花瓶,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枝花,知道花的总数和每个花瓶里花的数量,需要几个花瓶就很容易求出来了。 板书: 8×2=16(枝) 16÷4=4(个) 答:需要4个花瓶。 总结:(5分) 解答除法应用题时,要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各个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解题。 随堂练习: 1. 阿派买来5条金鱼,用了25元钱,平均每条金鱼多少钱? 板书: 25÷5=5(元) 答:平均每条金鱼5元。 一本故事书,阿派3天看了21页,欧拉4天看了20页,阿派和欧拉平均每 天各看多少页? 板书: 21÷3=7(页) 20÷4=5(页) 答:阿派平均每天看7页,欧拉平均每天看5页。 3. 欧拉和6个小伙伴一起去栽树,共栽了42棵树,平均每人栽多少棵树? 板书: 42÷(1+6)=6(棵) 答:平均每人栽6棵树。 阿博士带了60元准备买一些花,插在家里的花瓶里。 阿博士花35元买牡丹花,他能买几枝? 板书: 35÷5=7(枝) 答:他能买7枝。 买菊花用了18元,剩下的钱能买几枝月季? 60-18=42(元) 42÷7=6(枝) 答:能买6枝月季。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阿博士用30元可以买多少枝牡丹? 买2枝牡丹的钱可以买多少枝菊花? (问题可有多种,言之有理即可) 阿派买了9本练习本,每本4元。如果把买练习本的钱拿来买钢笔,每支钢 笔6元,可以买几支钢笔? 板书: 9×4=36(元) 36÷6=6(支) 答:可以买6支钢笔。
家庭作业
主管评价
主管评分
课后反思 (不少于60字) 整体效果
设计不足之处
设计优秀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