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教学方法 演示法课前谁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引入新课师:在数数时,当数量较大,你们会选择怎样数来计数 生: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生: 20个20个地数,100个100个地数。师:那如果数更大呢 我们还像刚才那样数是不是会很麻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三 探索新知1.亲历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干”。(1)一个一个地数。师: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你是怎么知道的 (鼓励学生说不同的数法:1个1个地数,2个 2个地数……)生:1个1个地数,数出共有10个小方块。师:这是几个十 几个一 思考:10个一是( )。(2)十个十个地数。师:请你们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个小方块 说说你们的数法。生1:100个,从1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生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课件演示: 一列一列地数,10、20、30……90、100。师:这是几个十 10个十是( )。(3)一百一百地数。师:这么多的小方块,怎么才能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寻求数数的好方法。 生: 一百一百地数, 一共有10个一百。课件演示一排一排地拉出小方块,和学生共同数数,100、200……900……师:九个百再添上一个百是多少 [一千](4)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师:这就是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生2:有很少数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有很多数的时候,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5)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2.用计数器数数。(1)让学生说一说计数器从右往左每一档表示的数位名称,认清千位从右起是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2)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子,学生数数。(3)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然后轮流上台演示, 一个人数数, 一个人拨珠子。归纳总结: “千”是计数单位,10个一百是一千。数数时,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计数单位。四 当堂检测1.填一填。(1)10个 一 是( 10 ),10个十是( 100(2)10里面有( 10 )个一,100里面有(里面有( 10 )个一百。2.(1000)个),10个 一 百是( 1000 )。100 )个一,100里面有( 10 )个十,10003.填一填。现在是 997 ,再在个 位上添2个珠子就是 999五 课堂总结1.“千”是计数单位,10个一百是一千。2.数数时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计数单位。六 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P 练习十六第1、2题。板书1000 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 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 是本节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为学生 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化的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